1. 首页 > 水产

寄生蜂螨会导致蜂群衰弱,症状包括蜜蜂行动迟缓、翅膀脱落、蜂群减少

蜜蜂,自然界中的“勤劳天使”,却面临着一种名为寄生蜂螨的隐性杀手。这种害虫,轻则让蜜蜂行动迟缓、翅膀脱落,重则导致蜂群减少,甚至整个蜂场覆灭。

寄生蜂螨会导致蜂群衰弱,症状包括蜜蜂行动迟缓、翅膀脱落、蜂群减少
症状 影响
行动迟缓 降低蜜蜂采集效率
翅膀脱落 削弱蜜蜂生存能力
蜂群减少 严重影响蜂蜜产量和蜂群健康

寄生蜂螨的生存环境和繁殖周期与蜂群密切相关,尤其多发于春末夏初,此时气温低、多雨潮湿,蜂群正处于繁殖高峰期,发病率较高。为了抵御这场危机,

  1. 越冬前断子期和早春无封盖子脾时期,利用药物扑灭蜂螨。
  2. 早春和晚秋采用触杀剂和熏烟剂治螨,生产季节使用熏蒸剂。
  3. 在1~2群内试治药物,根据效果再考虑全场防治。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些常用杀螨药剂的用法:

熏蒸剂

  • 卫生球:将卫生球研成粉末,均匀地撒在纸上,药末上覆盖纱布,傍晚推入箱底,第二天清晨抽纸收集落螨焚杀。气温在20℃左右,10框群势的蜂群,每次用药1.5~2克;气温25℃以上时,剂量要稍减。每隔3~4天熏蒸1次,3次为1疗程。
  • 升华硫:黄色粉末,在一定温度下升华,妥善保管。用法是将升华硫包在布中,抖撒在封盖子脾上,也可撒在框梁上和蜂路里。每7天治1次,连续防治3~5次。
  • 硫萘合剂:70%升华硫与30%萘粉的混合粉剂。铺纸熏蒸或撒在蜂路和框梁上。10框群每次用药量为5~6克,每7天治1次,连续防治3~5次。
  • 敌螨熏烟剂:对寄生在成蜂体表及爬行在巢脾上的大、小蜂螨有较好的熏杀效果。一般在傍晚蜜蜂回巢后进行,气温在20℃~25℃时使用,每箱群2克。每隔3~5天熏治1次,连续治3次。
  • 灭螨灵熏烟剂:使用方法与敌螨熏烟剂相似,不伤幼蜂。在早春和晚秋用药时,有时会出现围王现象。
  • 杀螨净熏烟剂:杀螨效果良好,春、夏、秋均可使用。点燃后熏治时间依气温而定,在10℃~20℃时关闭0.5~1分钟;20℃以上可揭开盖布放烟,几分钟后再开巢门。此药刺激性大,用药量要控制好,气温20℃时,单箱群用2克,10框以上的用3克。

防治蜂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养蜂人不断积累经验,及时发现和解决蜂群中出现的问题。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蜂群健康危机:蜂螨的隐形杀手

在四川某地,张师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养蜂人。每年春末夏初,他都会迎来一年中最为繁忙的时期。只是,连续几年,他发现蜂群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尤其是蜂螨的侵扰,让他的蜂群损失惨重。

蜂螨是一种寄生在蜜蜂体表的寄生虫,它们通过吸取蜜蜂的体液来生存。被蜂螨寄生的蜜蜂会出现发育不良、身体衰弱、寿命缩短等症状。在张师傅的蜂场,由于蜂螨的侵扰,一些幼虫甚至在化蛹前就死亡,而出房的幼蜂往往翅膀残缺不全,无法正常飞翔。

寄生蜂螨会导致蜂群衰弱,症状包括蜜蜂行动迟缓、翅膀脱落、蜂群减少

应对策略:科学防治,守护蜂群健康

面对蜂螨的威胁,张师傅开始寻求有效的防治方法。他了解到,蜂螨的防治关键在于抓住时机,即在蜂群越冬前断子期和早春无封盖子脾时期进行彻底防治。

实践案例:张师傅的蜂螨防治之路

张师傅 尝试了熏蒸剂的方法。他将卫生球研成粉末,均匀撒在纸上,然后在傍晚时推入箱底。这种方法对大蜂螨效果较好,但缺点是易伤幼蜂。于是,他调整了用药时间,避开幼蜂出房的高峰期。

效果评估:防治成果显著

经过一段时间的防治,张师傅的蜂群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蜂螨的数量得到了有效控制,蜂群的繁殖能力逐渐恢复。张师傅的蜂场也重新焕发了生机。

尽管张师傅的蜂螨防治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他深知,蜂螨的防治仍然是一个持续的挑战。未来,他将继续学习和探索,寻找更加科学、有效的蜂螨防治方法,以确保蜂群的健康和蜂场的可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1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