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结果期管理技术,旨在提高荔枝产量与品质
在炎炎夏日,一串串红润的荔枝挂满枝头,引得人们垂涎欲滴。为了确保每一颗荔枝都能达到最佳产量与品质,掌握结果期管理技术至关重要。
土壤管理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石。在荔枝结果期,应注重以下几点:
时间 | 操作 | 目的 |
---|---|---|
采果前后 | 松土10厘米 | 促进生根,提高吸收养分能力 |
秋梢成熟后 | 中耕15厘米 | 断少量根,抑制冬梢抽发 |
开花前 | 松土10厘米 | 疏松土层,促进生根 |
清园后 | 培土5厘米 | 保温护根,提高抗寒能力 |
施肥是保证荔枝产量与品质的关键因素。
时期 | 肥料比例 | 目的 |
---|---|---|
花前肥 | 氮肥30%,磷肥30%,钾肥40% | 防止春季衰老 |
壮果肥 | 钾肥50%,氮肥30%,磷肥20% | 补充营养,防止生理落果 |
采果肥 | 氮肥50%,磷肥30%,钾肥20% | 保证树势,培育秋梢 |
植株调整
- 培育结果枝,粗度一般都要0.4厘米以上
- 长度20厘米左右,徒长枝要剪掉不做结果枝
- 老弱枝不适合结果,在夏季旺长期更新换掉
- 密集枝留壮枝,下垂枝不能结果,要剪掉
除了上述管理要点外,以下内容也不容忽视:
- 合理灌溉:花芽分化后期灌水防干燥,花期遇雨要遮挡避雨,结果期要充足水分,两周灌水一次
- 人工授粉:开花期在果园养蜂,或采集花粉进行人工授粉
- 病虫害防治:注意观察病虫害情况,及时进行防治
掌握荔枝结果期管理技术,是提高荔枝产量与品质的关键。通过科学的土壤管理、施肥管理、植株调整等措施,相信您一定能够收获丰富的荔枝果实。
荔枝园的土壤管理至关重要,以生草法为主,减少土壤冲刷,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有机质含量。特别是幼龄荔枝园,根系分布较浅,容易受到干旱影响,需特别关注。
在采果前后进行第一次松土,深度10厘米,秋梢成熟后再进行一次中耕,深度15厘米。这不仅能断少量根,抑制冬梢抽发,还能在开花前进行10厘米深度的松土,疏松土层,促进生根。清园后培土5厘米,保温护根。
施肥策略:精准营养,助力丰收
合理施肥是提高荔枝产量的关键。针对幼树,定植后需7至8年甚至10年才能投产,此阶段的重点是培养树势积蓄营养。例如,一株19年生淮枝,雌花约达9万朵,若坐果率提高至12%,产量可从36公斤提升至200公斤以上。
具体施肥方案如下:第一年12月施花前肥,氮肥占全年30%,磷肥占全年30%,钾肥占全年40%;花谢后15天施壮果肥,以钾为主,钾肥占全年50%,氮肥占全年30%,磷肥占全年20%;采果前一周施采果肥,氮肥占全年50%,磷肥30%,钾肥20%。
灌溉管理:水到渠成,果实饱满
荔枝园的灌溉管理同样重要。花芽分化后期需灌水防干燥,促进花芽迅速分化;花期遇雨,应遮挡避雨,雨后疏通排水沟排水;花期少浇水,防止落花;结果期要充足水分,两周灌水一次,成熟时防止裂果,少浇水。
灌溉工程是园区规划的重点内容,确保灌溉、排水配套完善,为荔枝生长提供充足的水源。
荔枝树的植株调整也是关键环节。培育结果枝时,粗度一般需0.4厘米以上,长度20厘米左右。徒长枝要剪掉,不做结果枝。老弱枝不适合结果,在夏季旺长期更新换掉。叶片生长少、叶色浅的需疏掉,密集枝留壮枝,下垂枝不能结果,要剪掉。
通过合理修剪,优化树体结构,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为荔枝的高产优质打下坚实基础。
人工授粉:助力传粉,提高坐果率
荔枝开花结果期的管理工作重点是做好辅助授粉,提高座果率和减少果实在生长期间的脱落,促进果实正常生长成熟。开花期在果园养蜂,让蜜蜂间接传粉。也可采集花粉,在晴天用毛笔授粉或喷粉器喷粉。花粉液可加硼酸,保花效果更佳。遇雨后需重喷。
病虫害防治:守护健康,保障丰收
荔枝园的病虫害防治同样不可忽视。如荔枝干腐病,会影响叶片的正常生长,导致产量不高。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如选用高效低毒农药,适时喷施,确保荔枝树的健康生长。
通过综合管理,确保荔枝树的生长环境良好,降低病虫害发生,为丰收保驾护航。
科学管理,创造丰收奇迹
荔枝种植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土壤管理、施肥、灌溉、植株调整、人工授粉、病虫害防治等多个环节。通过科学管理,优化每一个环节,才能创造丰收奇迹。
本案例以某地荔枝园为例,详细解析了荔枝高产优质的管理策略,为荔枝种植者提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共同为荔枝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