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稻田泥鳅养殖技术,如何高效利用稻田资源养殖泥鳅

稻田,这片肥沃的土地,不仅是水稻生长的摇篮,也是泥鳅养殖的宝地。如何在这片土地上实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让稻田泥鳅养殖成为高效益的农业项目?本文将为您揭开稻田泥鳅养殖的神秘面纱。

稻田泥鳅养殖技术,如何高效利用稻田资源养殖泥鳅

稻田泥鳅养殖的准备工作

稻田插秧后即可开始放养,每亩放养泥鳅亲体10千克,在不投饵的情况下,每亩可产泥鳅75千克左右。应注意:养殖泥鳅的稻田不宜同时混养其他鱼类。

事项 具体措施
稻田选择 选择排灌方便、保水力强、不受洪水淹没的稻田。面积以0.33~0.67公顷为宜,水源要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
稻田消毒 稻田内开沟费用200元左右。使用低毒高效农药如草克星、农思它进行消毒。
捕龟诱饵 下鱼篓捕获泥鳅时,捕鱼前期,在鱼篓中放入泥鳅的饵料,如麦麸、糠、土豆、动物内脏等。捕鱼中、后期,不断改善诱饵质量,使其更适合泥鳅的口味。
资源利用 稻田养殖泥鳅可充分利用稻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泥鳅在稻间清凉的排泄物是水稻的优良有机肥,不用化学肥料。

稻田养殖泥鳅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养殖模式,养殖户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提高养殖效益,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 在不破坏稻田原生态系统及不增加使用水资源的情况下,可以做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效果,直接提高经济效益。
  • 标准的做法是“每亩投放100公斤苗种”。到收获的时候,“按产量放大5倍计算将收获泥鳅500公斤,11月以后、春节期间,能卖到15000元”。
  • 如果除去成本,包括100公斤苗种4400元、饲料费4000元左右、药费100元、防逃网费用300元~500元、稻田内开沟费用200元左右。在投放的第一年,1亩稻田泥鳅的纯收入,可达5800元。第二、三年,纯收入有望达到6500多元。

泥鳅回捕技术

收捕提早进行,捕大留小。我们在8月初开始下篓收捕大规格泥鳅,这是因为:①大规格泥鳅摄食能力强,易被诱饵迷惑而钻篓;②泥鳅长到一定时期其增重变缓;③改善了泥鳅在稻田里的生存环境,有利于提高小鱼的生长速度。

放养5—8cm的泥鳅是以自身增重为目的;放养15—20cm的泥鳅是以自繁增重为目的。试验结果表明:放养5—8cm的泥鳅收获效果较好,基本上百分之百达到成鳅规格。

稻田生态养殖泥鳅是将水稻种植与泥鳅养殖有机结合在同一生态环境中的一种立体种养模式。除了在水稻插秧前施用1次农药外,在水稻生长过程中仍然需要通过施药来防治病虫,由于稻田里同时饲养了泥鳅,因此一定要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并在施药之前将泥鳅赶到鱼溜处躲避。

在养殖过程中使用“台阶”防逃方法效果很好。就是在田埂内侧边上再修一个台阶。宽20cm,比田埂低15cm,泥鳅蹿至台阶上,很难再蹿上田埂,从而达到防逃目的。

泥鳅喜栖息于底层腐裂土质的淤泥表层,除用鳃呼吸外,能用皮肤和肠道呼吸。泥鳅是杂食性鱼类,喜夜间觅食,以昆虫、小型甲壳动物、水草嫩叶以及硅藻、蓝藻、绿藻、黄藻和浮游动物等为食。


关于稻田泥鳅养殖技术,如何高效利用稻田资源养殖泥鳅?的部分结束了,现在聚焦于稻田泥鳅养殖:资源高效利用新典范。

稻田泥鳅养殖技术,如何高效利用稻田资源养殖泥鳅

1. 生态效益:泥鳅可以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减少农药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1. 稻田选择:选择排灌方便、保水力强、不受洪水淹没的稻田。

3. 投饵喂养:根据泥鳅的生长阶段,合理投喂饲料。

4. 捕捞技术:收捕提早进行,捕大留小,提高回捕率。

稻田泥鳅养殖的成本主要包括苗种、饲料、药费、防逃网费用等。根据实际情况,每亩稻田泥鳅的纯收入可达5800元,第二、三年有望达到6500多元。

例如,海南琼中县渔业行政部门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创新稻田套养泥鳅模式,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及生态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0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