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中蜂养殖具有独特的优势,其抗病力强、适应性强

在广袤的农业领域中,中蜂养殖以其独特的优势脱颖而出,成为养蜂场的不二之选。它不仅抗病力强、适应性强,还能为养蜂场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中蜂养殖具有独特的优势,其抗病力强、适应性强

中蜂的特有优势

优势 描述
抗病力强 中蜂对多种病害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减少养蜂场的经济损失。
适应性强 中蜂能够适应各种气候和环境,无论是山区还是平原,都能良好生长。
采集力强 中蜂采集能力强,能够充分利用零星蜜源,提高蜂蜜产量。
经济效益高 中蜂养殖成本低,收益高,是养蜂场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的贵州省,中蜂养殖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据调查,贵州某地区的中蜂养殖户,通过科学管理,平均每箱中蜂年产蜂蜜可达30公斤,经济效益显著。

  • 选择优质蜂种:选择抗病力强、适应性强、采集力高的中蜂品种。
  • 科学管理:合理调整蜂群密度,保持蜂群健康。
  • 防治病虫害: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治疗中蜂病虫害。
  • 提高蜂蜜产量:通过科学管理,提高中蜂的采集能力和蜂蜜产量。

因为人们对天然蜂蜜需求的增加,中蜂养殖市场前景广阔。未来,我国应加大对中蜂养殖的扶持力度,推动中蜂养殖产业健康发展。

①将百部20克浸泡于500毫升60%以上的白酒中,静置7日。随后,用清洁水将浸泡液稀释一倍,均匀喷洒于蜂群及巢脾,保持轻微雾状,每3日一次,连续3至4次为佳。

④按照糖与纯蜂蜡1:1的比例制备糖蜡浆,置于蜂场内,以吸引蜡螟前来吸食,导致其溺死其中,同时也能消灭部分蜡螟,降低巢虫密度。但需注意,白天必须收回糖蜡浆,以防工蜂误食,引发盗蜂现象。

中蜂养殖具有独特的优势,其抗病力强、适应性强

其三

中华蜜蜂,作为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是中国独有的蜜蜂品种,主要栖息于以杂木树为主的森林群落及传统农业区域,是这些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传粉昆虫。其具备利用零星蜜源植物、强大的采集力、高利用率、较长的采集期、出色的适应性和强大的抗螨抗病能力等特点,这些优势使其成为发展中蜂养殖的理想选择。

中蜂养殖具有投资小、用工少、见效快、收益大、不与粮林争地,同时有利于农作物丰产增收和林木生长的养殖业,深受广大养殖户的喜爱。龙草坪林业局地处秦岭深处,拥有悠久的养蜂历史,为职工发展中蜂养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只是,由于缺乏正确的政策引导,制约了职工养蜂的良性健康发展。全局不同地域的蜂场布局分散,各自为营,自由发展的模式导致站与站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间缺乏有效合作,对提高蜂蜜产量十分不利。

秦岭林区职工发展中蜂养殖具有蜜源优势和长远规划目标。每个蜂群都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蜂群再强也互不影响采蜜。这种模式有助于提高蜂蜜产量,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西方蜜蜂尚未在山林地区越夏成功,南方广大山林地区在夏秋蜜粉源稀少时期,胡蜂等敌害在巢前或花间拦劫捕杀蜜蜂,十分猖獗。此外,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意蜂蜂群停卵断子,再加上因扇风散热,耗蜜量大、寿命短促,也是其越夏不能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

中蜂特别适应于南方的广大山林地区。华南饲养意蜂已有80余年的历史,但西方蜜蜂尚未有过在山林地区越夏成功的事例。在南方广大山林地区,每当夏秋蜜粉源稀少时期,胡蜂等敌害在巢前或花间拦劫捕杀蜜蜂,十分猖獗。而中蜂飞行灵活敏捷,能避过胡蜂捕杀;在炎夏季节,尚有在清晨和黄昏进行采集的特殊习性。因此,可以大大减少胡蜂、蜡螟以及害鸟的捕杀。在冬季,中蜂个体耐寒性强于意蜂、卡蜂和东北黑蜂。阴天,在气温9℃条件下,中蜂就能安全采集;晴天,荫处的气温还不及7℃,中蜂就能大量出勤。但意蜂、卡蜂和东北黑蜂的个体安全飞行的临界温度,都要求在13℃以上。南方冬季或早春,野外常有蜜源吸引蜜蜂出勤,而这时期的气温常在13℃以下。西方蜂种在这种情况下出巢,常遭冻害。春季蚕豆、油菜开花期间,也常遇到寒潮低温,使西方蜜蜂大批冻僵巢外。只是,中蜂却比较适应,采集繁殖欣欣向荣,山区初冬并可发生自然分蜂。上述事例说明,中蜂在我国南方的广大山林地区,具有难以取代的地位。

中蜂抗螨性强。在福建,大蜂螨寄生中蜂已有长久的历史,但受害并不明显,在自然情况下,感螨群仍可照常繁殖、生产。经长期生产实践,证实了中蜂具有较强的抗螨性能。我国饲养西方蜜蜂的螨害问题,在防治方法上虽已基本解决,但毕竟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劳动代价。

4、对遭受巢虫危害严重的蜂群,可用专杀巢虫的药物—“巢虫净”消灭巢虫。取5克巢虫净,加水稀释至1500毫升,喷洒巢脾,晾干后保存。若在流蜜期,可取出巢脾后抖落蜜蜂再喷药,晾干后放回蜂箱。

3、加强管理

蜜蜂杂志JOURNALOFBEENO.32009Mar.谈中蜂养殖的关键措施和方法马培谦*,马维超,马晓龙现.. 登录下载文档收藏打印转格式谈中蜂养殖的关键措施和方法 279阅读文档大小:42.29K1页上传于2011-07-31 fd198448格式:PDF意蜂一年...

强群对巢虫有较强的抵抗能力。饲养强群的基本方法是随时保持巢脾上有充足的蜜和粉,蜂群内分工合理,同时必须保证蜂多于脾或蜂脾相称。这样,即使蜂群遭受巢虫危害,由于其群势强壮,子脾面积大,受巢虫危害的面积相对小些,损失不明显,从而不会影响到正常的养蜂生产。

及时杀死蜂箱、巢脾中的巢虫卵和幼虫。用酒精喷灯烘烤蜂箱,将隐藏在蜂箱缝隙的巢虫卵和幼虫彻底消灭。同时,将抽出的可用巢脾放入-7℃以下的冷库中冷冻5-7小时也能达到杀灭隐藏在其中的幼虫和卵。此外,中蜂生产的巢蜜中常隐藏有巢虫卵和幼虫,采用冷冻方法杀灭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中蜂有利专业或副业经营。南方各省山区、林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蜂种资源,可以诱捕利用。贵州和福建广大山区,分别有“养蜂不用种,只要勤做桶”及“卖蜂不卖箱,有箱就有蜂”的说法。华南好多地区的村民,都有诱引猎捕野生蜂的经验,并将其当做一项季节性的副业生产。同时,各地群众也有饲养中蜂的传统习惯,累积了一定的生产经验。这些,都有利于专业建场和副业经营,收益多,见效快。而要建立一个意蜂场,尽管付出几倍的资金和精力,在南方还是难以巩固。

①每箱用5-10克的二氧化硫燃烧产生的烟雾,对蜂箱、空脾密闭熏蒸30小时。

消除巢虫的生存空间、切断其繁殖路径,狠治巢虫。

一、中蜂是什么

熏蒸法。对抽出的多余巢脾及换下的蜂箱,应及时保存并做熏蒸处理。

仔细查找巢脾上的巢虫,将其杀死。被侵害的巢脾,查出隧道后,用镊子取出巢虫并杀死;或者将巢脾放在凉水中浸泡,也能杀死巢虫;对于那些还没蛀出隧道、生活在粉脾上的小巢虫,可将蜂抖落掉,将巢脾放在阳光下,巢虫一见光,马上会爬到脾面上,用镊子取出杀死。上述方法,虽然可以彻底杀死巢虫,但应注意防止蜂王丢失。

③利用蜡螟的趋光性,天黑后,在放置蜂具的屋子里,用手电筒照亮墙壁的一角吸引蜡螟,发现一只打死一只。

中蜂一般一年换两次王。大多数蜂场自己育王,多年保持自繁自养的状态,致使本场内种性退化,蜂王维持群势能力、产卵力、蜂群抵抗病敌害的能力下降。因此,有条件的蜂场,一般两年引进一只优质的种王,以增强蜂场内的遗传优势,提高蜂群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①修补破旧的蜂箱,堵塞蜂箱缝隙,傍晚用稻草将巢门遮掩或关闭巢门,防止蜡螟夜间爬入箱内。

及时更换新脾,淘汰旧脾,可以有效地消除巢虫的生存空间。中蜂具有喜新脾、厌旧脾的特点,蜂王优先在新脾上产卵;巢脾过旧,工蜂就会将黑旧的巢脾咬掉。工蜂咬脾,蜡屑堆积箱底,给巢虫提供了有利的生存空间。因此,在蜂场日常管理中,应经常清扫蜂箱底部,收集蜡渣、赘脾、老巢脾,并及时化蜡。

中蜂比较稳产。中蜂比较勤劳,早出工、晚收工,而且嗅觉灵敏,飞行敏捷,善于利用分散起伏的小蜜源。另一方面,中蜂的产卵育虫习性较灵活,能适应蜜粉源的变化。因此,中蜂消耗食料较省,一般不需喂糖。即使蜜源条件略差,管理粗放,也能生产,具有“大年丰收、平年有利、歉年不赔”的稳产性能。

②每箱放10粒左右的八角果,也可起到防巢虫滋生的作用。但八角果的气味容易消失,应经常更换。

及时消灭巢虫的成虫—蜡螟,也能防止巢虫滋生。巢虫一般在夏秋两季较多。蜡螟多在夜间从蜂箱缝隙及巢门钻入蜂箱,在蜡渣上产卵。

1,饲养强群

中蜂养殖技术探讨:蜜蜂过箱技巧与养殖要点因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中蜂养殖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优势的养殖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养殖户的青睐,中蜂具有抗病力强、适应性广、采集力强等特点,是提高蜂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本文将重点探讨中蜂养殖技术中的蜜蜂过箱技巧与养殖要点,以期为中蜂养殖户提供有益的参考…… 中蜂养殖技术探讨:蜜蜂过箱技巧与养殖要点 因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中蜂养殖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优势的养殖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养殖户的青睐,中蜂具有抗病力强、适应性广、采集力强等特点...

浸泡法。蜂箱及空巢脾用5%的石灰水或1%的烧碱溶液浸泡30小时,然后洗清后晾干,可以消除隐藏在其中的越冬巢虫。

②养蜂人员应经常用蝇拍拍打蜡螟。

中蜂能充分利用叶茶蜜粉源。叶茶原产我国云贵高原。栽培或野生的叶茶遍布我国南方,其花期流蜜,常导致西方蜜蜂幼虫严重死亡,断子垮群。土生土长的中蜂,久经自然选择,能充分利用之。冬季叶茶花期长达2个月,中蜂不但可以繁殖,尚可采蜜采粉。

因此,具有一定蜜粉源条件的山区乡村,建立中蜂场最为有利,但是,中蜂也并不是没有缺点。它与意蜂相比,主要缺点是分蜂性强,抗巢虫力弱,春秋易感染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病,好咬毁;日脾,清巢性弱,盗性强,性情暴躁,产卵力弱,失王后易出现工蜂产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0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