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苗培育技术,关注泥鳅幼苗生长环境与养殖方法
泥鳅,作为水中的珍品,其养殖前景广阔。只是,要想在泥鳅养殖领域站稳脚跟,掌握泥鳅苗培育技术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泥鳅幼苗的生长环境与养殖方法,助您轻松培育出健康、高品质的泥鳅苗。
一、泥鳅苗池建设
选择合适的地点是泥鳅苗池建设的第一步。理想的位置应水源充足、水质良好、避风向阳、交通便利。池底以黏土带腐殖质为宜,不宜使用沙质底。池的结构可以是水泥池或土池,面积一般在60到100平方米,池深约1米。
在放苗前,需对池子进行彻底清塘。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待毒性消失后,放入数尾泥鳅苗试水,确保无异常反应。池塘水深一般保持在30至50厘米。
鳅苗下池前几天,注水30cm左右,进水口要用细布覆盖过滤。同时投放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改善水质,为苗种提供天然食物。在鳅苗下池前1天,检测水质,放入健康苗种观察一天。一般五月放养,根据池子大小决定放养密度。
2. 鳅苗饲养
放苗前亩投放300千克腐熟的粪肥,培育天然饵料。3至5天后,浮游生物繁殖到高峰期,及时投放苗种。鳅苗孵出几天后进入培育阶段,卵黄吸收完毕后,开始觅食。少量多次追肥,每天早晚沿池边均匀泼洒加少量蛋黄、牛奶的豆浆。
3. 提高成活率
培育泥鳅苗种初期对水体溶氧要求很高,一般水体溶氧量应达到4至5毫克/升。采用喷头洒水增氧效果较好,水花小而密,不会对体质弱小的鳅苗产生伤害。池塘水体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以上,泥鳅苗经过1周的培育过程,即可分塘养殖。
泥鳅市场多年来销路良好,港澳台市场需求量大,日本、韩国市场也深受欢迎。国内市场年需求量为12至16万吨,但市场只能提供6万吨,缺口很大。因此,泥鳅养殖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项目 | 成本 | 收入 |
---|---|---|
场地租金 | 500元 | - |
场地改造 | 640元 | - |
购苗种资金 | 11200元 | - |
饲料成本 | 3200元 | - |
其他费用 | 400元 | - |
养殖周期 | - | 15940元 |
产出 | - | 33600元 |
利润 | - | 17660元 |
一、苗种下塘前的准备工作
二、优化池塘环境
三、科学投喂
泥鳅具有分布广、抗逆性强、易养殖等特点,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被称为水中人参。
五、养殖前景分析
以1亩水面为例,每亩可放3-4厘米长的嫩苗5万-10万尾。放苗前应铺施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培育大量浮游动物作为泥鳅的饵料。放苗后,逐步加强饲料投喂,并追施有机肥料,投喂的饵料主要种类有米糠、豆饼、麸皮、豆渣、蚕蛹粉、蚯蚓及食品加工废弃物等。一般饲养8-10个月可以捕获,高产的每亩可达250-400千克。每尾体长15厘米左右,体重10-15克达到商品规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