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生长后期常见病害
地里野油菜特别多确实可能影响油菜的产量,因为野油菜会与栽培的油菜竞争养分、水分和光照等资源,导致栽培油菜生长受限,进而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有才的菌核病的防治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措施。
油菜菌核病可寄生在病残体、土壤、堆肥及种子中越冬或者越夏传染,5-20°C时菌核均可以萌发,产生子囊孢子及子囊盘,子囊孢子可以因为气流而传播,侵染油菜老叶片及花瓣产生病害,后向油菜植株其它部位传播,特别病害不仅导致减产10-70%,还会使病株种子含油量锐减,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品质。
降雨量、雨日数、相对湿度、气温、日照和风速等气象因子与病害的发生均有关系,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降雨和湿度。在发病较重年份,油菜开花期和角果发育期的降雨量均大于常年雨量,特别是油菜成熟前20天内大量降雨,是病害大流行的主要原因。
为了明确病害严重度对油菜产量损失的影响,作者于2010—2011年进行油菜菌核病与油菜产量之间关系的调查,现将主要结果报道如下。壳聚糖对油菜生长及油菜菌核病的影响。该病菌从油菜苗期到成熟期都可为害,以中、后期发病最普遍,为害最严重。
油菜菌核病是由一种真菌引起,它可发生在油菜生长的各个时期,但以开花后最为严重。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的重要病害,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尤其在长江流域以及南方经常发生,一般年份发生10%到30%,严重的达到80%,损失十分严重。
菌核病是一种常见的对油菜产量威胁比较大的病害,也是常被一些农民忽视的病害。病部发展的后期茎髓被蚀空,皮层纵裂。一是对严重发病的油菜茬,实行...
在油菜生长的开花期,当叶发病率在10%以上,茎发病率在1%以下时开始喷药,用药1~3次,每次间隔7~10天。油菜病毒病属病毒病害,又称油菜花叶病。叶片上常...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油菜菌核病防治方法,并为大家提供了几种油菜菌核病特效药,供大家参考使用。
病害发展后期,茎髓被蚀空,皮层纵裂,维管束外露如麻,极易折断,茎内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另外,在油菜植株生长茂密,枝、叶相互毗连的田块,特别是在油菜倒伏时,菌丝可通过毗连枝、叶的接触进行再侵染。
因此,排水不良,种植过密,油菜生长过旺、倒伏等情况下,田间通风透光差、湿度大,利于病菌繁殖;实践表明,雨水较多的年份,油菜菌核病发病较重,尤其是在油菜谢花盛期,如遇高温多雨天气,病害就有流行的可能。其发生普遍,危害严重,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质量,中国以长江流域最严重,轻病年减产10%~20%,重病年减产达50%左右。
油菜菌核病在我国油菜的主产区都有发生,油菜菌核病也是油菜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之一,会危害到油菜的茎、叶、花及角果。而且油菜菌核病在油菜整个生长阶段都有可能发生,结实期发病率更高,对油菜的生长有很大影响。那么油菜菌核病什么时候发生?该如何防治?
一、油菜菌核病的发生时间
- 中国南方地区冬季播种油菜,一般在10-12月份会发生少数菌核病,而绝大多数是在第2年的3-4月份发病比较严重。
- 中国北方地区播种油菜,一般在3-5月份发生菌核病,最近这几年,由于夏季雨水比较多,在西北种植春油菜,菌核病发病率也偏高。
- 种植耐病性强的品种,一是进行水旱轮作,通过灌水将残留在土壤内的菌核浸泡腐烂,从而减少传染源,二是及时处理残留植株,将油菜进行脱粒后,把茎枝叶、角果皮等,单独处理或者放入田间沤制肥料。
- 深耕土壤灭菌,选择在秋季深耕,然后在春季中耕培土1-2次,可以消除、淹埋子囊盘,四是种子进行处理,通过筛选和药剂拌种等方法,消灭掉菌核和杀灭种子表皮病菌,然后再进行播种。
- 进行农业防治的同时,还可采用化学药剂防治,这样能控制和减轻菌核病的发病率,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必须要掌握好剂量,选择适用的药物进行防治,目前经常用的主要药剂品种有菌克灵、菌核净、多菌灵、托布津等各种杀菌剂复配农药。
- 由于油菜在开花期易感菌核病,因此可选择在初花期,喷洒1次药剂,相隔7~10天后进行第2次用药,喷洒2次药后,如果遇上连续阴雨天气,需要再喷洒1次药剂,有利于提高防治效果,用药时兑水量为50-60千克,可适当喷粗雾,从花至基部茎杆都需要进行喷洒,致使植株表面形成药剂保护层。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生长后期常见病害,严重影响产量。的内容讲完了,现在看油菜菌核病防治新策略,保障丰收。。
为了有效防治油菜菌核病,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 农业防治:种植耐病性强的品种,进行水旱轮作,及时处理残留植株,深耕土壤灭菌,种子处理等。
- 化学防治:在油菜开花期,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如菌克灵、菌核净、多菌灵、托布津等杀菌剂复配农药。喷药时间选择在初花期,间隔7-10天后进行第2次用药,若遇连续阴雨天气,还需再喷洒1次药剂。
本地化案例分享
在我国的某油菜主产区,2019年春季油菜菌核病发生较为严重。当地农民在农业部门的指导下,采取了以下措施:选用了耐病性强的油菜品种;进行了水旱轮作,及时处理了残留植株;再者,对土壤进行了深耕和灭菌处理,并对种子进行了药剂拌种。同时,在油菜开花期,农民们按照指导,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了防治。经过一系列的努力,该地区的油菜菌核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产量损失得到了显著降低。
未来展望
因为科技的发展,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技术将不断进步。未来,有望通过基因编辑、生物防治等新技术,进一步降低油菜菌核病的发生率,保障油菜产业的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