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冬季产蛋鹌鹑饲养,需关注温度、光照和营养

在寒冷的冬季,如何让鹌鹑保持高产蛋率,是养殖户们关注的焦点。以下将从温度、光照和营养三个方面,为您详细解析冬季产蛋鹌鹑的饲养技巧。

冬季产蛋鹌鹑饲养,需关注温度、光照和营养

一、温度管理

冬季产蛋鹌鹑的适宜温度为20-25℃,最低不应低于15℃。

  • 在冬季来临之前,将养鹌鹑的房子北面和西面的窗子全部封闭;有裂缝的墙,也要用沙泥把裂缝堵上;朝南的门、窗,还要挂上草帘。这样,在冬季就可以防止寒风侵入,使室内温度一般能保持在15℃左右。
  • 当室内温度低于10℃时,还应在室内生火炉,以提高室温。否则,鹌鹑的产蛋率将下降。
  • 特别是在寒夜和天气骤冷时,要勤查室内温度,一旦发现室温过低,就要立即生起火炉,防止把鹌鹑冻坏。
  • 在红光下饲养,不论光线强度高低,鹌鹑都能提早性成熟,比蓝光、绿光和日光灯下早10~14天开产,并能保持较高的产蛋率。
  • 鹌鹑在正常产蛋时,每天需光照15个小时。但到冬季,每天光照时间已不足12个小时。因此,每天需补充光照三四个小时,才能使鹌鹑正常产蛋。
  • 补充光照的方法,可以将60瓦的电灯,悬挂在室内2米高的地方。如果天寒地冻,门、窗都已被遮严。阳光透不进室内,白天也应用电灯照明,以保证鹌鹑正常产蛋所需要的光照时间。
  • 在冬季天气寒冷时,要适当增加能量饲料的比例,同时还要根据蛋鸡不同产蛋率适时调整饲料配方,以满足产蛋所需。
  • 在饲料中放入适量的沙粒,让鹌鹑以自由采食为主,提高鹌鹑的消化能力。
  • 为鹌鹑提供充足的温水,不可饲喂冷水,否则鹌鹑容易出现腹泻等不良现象。
  • 保证饲料中有充足的维生素、蛋白质等各种营养成分。

表格:冬季产蛋鹌鹑饲养要点对比

项目 具体措施 效果
温度管理 封闭窗户、堵裂缝、挂草帘、生火炉 保持室内温度,防止鹌鹑受寒
光照管理 红光饲养、补充光照 提高产蛋率,促进性成熟
营养管理 增加能量饲料、适量沙粒、温水饲喂 保证鹌鹑消化吸收,提高产蛋率

在温暖的红光照射下,鹌鹑们展现出惊人的成熟速度,无论光线强弱,它们都能比在蓝光、绿光或日光灯下提前10至14天进入产蛋期,且产蛋率居高不下。这种光照管理,不仅加速了鹌鹑的生长周期,也为产蛋率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为了维持这种高效产蛋状态,饲养密度是关键。每平方米面积上饲养20至30只产蛋鹌鹑是理想的选择。这不仅保证了鹌鹑的舒适度,也避免了因密度过大导致的产蛋率下降。

冬季产蛋鹌鹑饲养,需关注温度、光照和营养

进入冬季,保温工作变得尤为重要。在寒潮来临前,必须对饲养房屋的北面和西面窗户进行封闭处理,修补任何裂缝,并在朝南的门、窗上挂上草帘。这些措施确保了室内温度能够维持在15℃左右,为鹌鹑提供了一个温暖舒适的产蛋环境。

产蛋鹌鹑在40日龄左右开始产蛋,此时应避免更换饲料,保持室内温度在25℃左右,避免温度波动,以稳定产蛋率。同时,定期清理粪便,保持环境卫生,对鹌鹑的健康至关重要。

温度对鹌鹑产蛋率的影响显著。研究表明,鹌鹑在13至21℃的环境温度下产蛋率最高。若舍温低于8℃,产蛋率和饲料转化率将显著降低。因此,保持舍内温度的稳定是提高产蛋率的关键措施之一。

为了确保鹌鹑在冬季持续平稳产蛋,以下五项措施不可或缺:一是保温增温,确保鹌鹑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保持旺盛的食欲和高的产蛋率;二是调整饲料配方,增加能量饲料比例,满足鹌鹑在寒冷季节的能量需求;三是补充光照,冬季每天需补充3至4小时的人工光照,以保证鹌鹑的正常产蛋;四是平衡营养,提供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并添加适量沙粒,促进鹌鹑消化;五是加强饲养管理,密切关注鹌鹑的健康状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具体的饲养实践中,一位养殖户分享了他们的成功经验。他们采用红光照射,合理控制饲养密度,并在冬季加强保温措施,使得鹌鹑的产蛋率从原来的70%提升至90%。这一案例充分证明了科学饲养管理对鹌鹑产蛋率提升的重要性。

未来,因为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更多养殖户将能够通过优化饲养环境、调整饲料配方、科学管理光照等措施,有效提高鹌鹑的产蛋率,为我国鹌鹑养殖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0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