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虾不养冬棚虾,探讨传统养殖模式与自然生长的生态优势
“冬棚虾一年比一年难养,风险一年比一年大,养成赚大钱,养败亏大本。”不少虾农如此感叹。那么,冬棚虾的利与弊究竟如何呢?
利 | 弊 |
---|---|
1. 保持水温,安全越冬 | 1. 水自净能力差,水质易恶化 |
2. 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 | 2. 微生物活跃度低,有机物易积累 |
3. 操作稳定,菌藻平衡 | 3. 氧气含量低,有害物质增加 |
4. 利用水温,提高摄食量 | 4. 成本较高,管理复杂 |
二、自然生长:传统养殖模式的生态优势
- 1. 水质自净能力强,减少化学药品使用
- 2. 微生物活跃度高,有机物分解迅速
- 3. 氧气含量充足,有利于虾类生长
- 4. 成本低,管理简便
福建东山硬池养虾模式,成功率高,产量也高。其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 1. 选择抗逆性强的虾苗
- 2. 适时放苗,错峰上市
- 3. 保持水质稳定,注重藻相平衡
- 4. 适当增氧,改善底部溶氧环境
四、:生态养殖,未来可期
养虾不养冬棚虾,选择自然生长的生态养殖模式,是顺应时代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明智选择。让我们携手共进,开启绿色养殖新时代。
一、冬棚养殖:冷暖自知
2、水自净能力差,水温低,微生物活跃度低,有机物易积累,氨氮和亚盐等易超标,气温回升易产生水粘,影响水体对流效果;
4、投料
投料是冬棚养虾的关键环节。由于虾的生长速度放缓,投料量应适当减少。同时,要关注饲料的质量,确保虾苗的营养需求。
更多交流回顾 | 2016年南美白对虾土塘养殖管理要点只有对虾的身体健壮了,它才能对外界的击打能力强,所以一般过了转肝期以后,有些人就会说基本上今年的对虾算是成...养虾不养冬棚虾,养上一....5、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保持水质稳定. 养虾不养冬棚虾,养上一年也白搭.
为了保持水质稳定,刘洋建议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这些制剂可以帮助调节水质,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从而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冬棚小环境因为封闭,棚内外空气交换少,氧气含量低,有害物质如亚硝酸盐、甲烷和塘底分解中间产物增加。所以定期解毒非常重要,建议使用护水宝解毒,每壶可用4~8亩。
冬棚养虾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
入冬前期水温比气温稍高,此时无需将大棚全封闭,留点进风、出风口;养殖期间如天气回暖至22℃以上或棚内温度过高,应适当开启窗口或打开侧面通风口,让空气对流,在增氧机的作用下增加池水溶氧的含量。
弊:
冬棚养虾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来自珠海的80后养虾达人刘洋认为,冬棚虾的操作要以稳定和平衡作为前提,好水是虾说了算,菌藻平衡才能养好虾。根据珠三角水土与气象环境条件,基于以溶氧为核心的藻菌生态调控原则,杜国平老师重点针对冬棚对虾养殖池塘的底部护养和藻菌水质调控等关键环节及应对寒潮与天气变化等方面,阐述了基本原理并提出具体实施方法,....
待水温降到20℃以下再盖膜。顶棚,侧棚每天以1/8~1/6的面积逐日封闭,6~8天完成。如此可以避免水温突变,防止虾产生应激反应,接地的塑料薄膜应压实,防止漏水、透风。
每年冬天三九期间,都会特别冷,对虾在这段时间里往往停止摄食,那么“如何提高水温使对虾正常摄食”呢?,珠三角、福建、浙江有部分养虾户会利用锅炉加热来提高棚内塘水温度。此法对1-2亩小塘比较容易操作,但缺点是成本较高,特别是近两年各地禁煤后,锅炉更是无法使用。另一个方法就是添加井水来提高塘内水温,井水的优点是冬暖夏凉,平时可少量多次添加,使对虾逐渐适应,添换水的过程应适当泼洒应激宝或虾蟹活力宝,减少虾体应激,补充钙等微量元素。
养虾不养冬棚虾,养上一年也白搭,冬棚对虾管理要科学。白对虾冬棚养殖环境:较为封闭、光线弱、水体空气交换能力差、水温低、藻类生长繁殖缓慢、肥水难,....福建东山硬池养虾模式,成功率高,产量也高,增氧力度大是基础也是保障.
温棚养殖所选的虾苗 应具有抗逆性强的特点,然后是长速快。建议一般管理水平的养殖户选择适应性更强的二代苗,条件优越、管理水平高的养殖户可放养一代苗。
3、水底+水面增氧配合
为了确保虾苗的正常生长,需要采取水底和水面增氧的配合策略。刘洋推荐使用微孔曝气管进行增氧,效果不错。
控制水位,虾苗投放前,一次性把池塘水位提至最高。最大限度地提高蓄水量有两个好处,一是在放苗密度相同条件下,虾生存空间更大,更快生长;二是水位高,更能保持水质稳定,应激反应机会更少。实践证明,冬棚养殖,水位在2米左右,效果最好,效益最高。
放养密度比夏季养殖略高,原因有二,一是水温低,水质不易富营养化;二是冬棚虾可小规格销售。建议温棚高位池的虾苗放养密度为15~20万/亩,土池为5~10万/亩。
放养密度是冬棚养虾的关键因素。刘洋建议根据水温、水质等因素,合理控制放养密度。
且柔韧性好,从而保证冬棚达到不漏水透风,采光和保温的效果。养殖全程应防止冬棚破损,经常检查和修补大棚,及时导流棚顶积聚的雨水。 由于冬棚属于较封闭的空间,空气交换少,水体溶氧量低,除了传统的叶轮式及水车式增氧机外,可适当安装涡轮式风机和纳米盘进行底部增氧,改善池塘底部溶氧环境。 2
3、病害少,冬天水温低,病菌繁殖较慢,细菌性疾病,比如弧菌相对夏天少;
1、错峰投苗、错峰上市、赢取最大利润空间;
有的利用冬棚养虾,合理放苗并进行品种轮换养殖,如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刀额新对虾、南美蓝对虾等。肥水是造就虾池内稳定的水环境,快速培养池内的饵料生物,使优势藻种的抑菌作用保持最佳状态,以达到生态防病的目的。一方面能保证对虾生长营养的需要,同时能增强自身免疫力,促进对虾健康成长,还能缩短养殖周期。
冬天因为水温较低,虾生长速度慢,投喂量应适当减少,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且有利于水体干净;天气转暖、水温升高后,应抓紧机会补充新水,前面说过,井水为宜。水质变坏,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含量超标,温度骤降,温度低于20℃,蜕壳期,阴雨天,发现病兆时,可酌情减料甚至停料。
养虾:南美白对虾养殖:成功从苗种抓起
入冬要提前搭建好大棚的框架,先不要盖棚顶,在水温还未下降时把虾苗投放在露天越冬池塘,让虾苗在阳光和风吹的自然环境下生长半个月以上,健壮幼虾有利于过冬。
绿色、可控、生态水产养殖模式不再是一种口号,而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是一种实实在在可控的利益!愿我们携手共同努力,开辟绿色养殖新通道,切实有效降低养虾风险,提高成品虾的内在品质和养殖...
“养虾不养冬棚虾,养上一一年也白搭。虾池水温如果过高,将会导致对虾应激红体,养殖失败;通风不好,还容易导致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过高,对虾...
二、彻底清塘
“养虾不养冬棚虾,养上一年也白搭。”珠三角地区,冬棚全新造价约为4500-5000元/亩,冬棚虾养殖成本较平时增加3~4元/斤,但虾价比平时要高出6~8元/斤,冬棚养虾极具经济效益。
六、保温措施得当,用好井水调节水温
那么,冬棚养虾如何规避上面的3个弊端,提高成功率?就这个问题,也请教了很多养虾行家,现将虾农们的经验分享给广大养虾朋友,仅供参考吧。建议大家不要一味照搬,应该结合自身特点,适当做些调整。
特别是全膜池塘冬棚养殖冬虾密度大,而又通风不畅,空气不流通,水体溶氧极低。另外冬天早晚温差极大,造成水体分层,形成由于底层缺氧引起的亚缺氧状态。出现亚缺氧状态时,对虾通常在水体中上层活动,容易产生应激,暴发疾病。
我们推荐使用微孔曝气管进行增氧,效果不错。棚内空气不流通,水体氧气70%~80%来源于浮游微藻,因此要特别注重优良藻相平衡的维持。养虾日常管理应尽量保持透明度和水色,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如育菌宝、护水宝进行调水、保水。
1、光合作用差,对藻类生长不佳,隔一层薄膜,空气流动性差,膜内易有雾气,藻类新陈代谢及光合作用较弱;
冬棚由于与外界空气隔离,冬棚池水溶解氧往往比外界偏低,特别是温度高或低气压时,易造成缺氧。最好安装底氧设备,通过底部打氧增加水中的溶氧量,水面可通过水车式增氧机或叶轮式增氧机搅拌增氧,水面+水底相互配合立体增氧,保持水体充足的溶氧,冬棚优良的养殖环境,才能有较好的产出。从中期开始,每晚投放少量氧宝II,有奇效。
对于冬棚养虾来说利润还是比较可观的,养殖界流传这么一句话“养殖不养冬棚虾,一年到头白忙活”,这也说明了冬棚养殖收益还是挺大的。.冬棚养殖...
冬棚养虾具有养殖环境稳定、利润可观等优势。
少量多次使用护底宝生物改底,这样,既可将塘底有机物渐进分解,避免其腐败耗氧并大量滋生病原微生物和各种有毒有害物。又可避免过量使用造成短暂水底溶氧量欠缺,进而达到较好的养护和塘底改良效果。
四、肥水培藻
在投放虾苗前一个月,可先用活菌如利生素、黑金神等,生物降解掉上一造虾残留的有机质。
4、养殖环境稳定,冬棚养虾环境相对封闭,受外面气候影响变化比较小,虾不易受应激,发病率降低。
八、冬虾管理
深冬气温非常低的时候,还可覆盖稻草帘保暖。
3、水温低,虾生长也慢,免疫弱,虾体免疫系统等功能相对较差,易发生红体、白斑等应激性疾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