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火鸡体型硕大,羽毛金黄
在福建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有一种鸡,它体型硕大,羽毛金黄,喙短而粗,脚爪有力,这就是福建省的优良地方鸡种——闽南火鸡。
一、闽南火鸡的外貌特征
闽南火鸡体躯呈纺锤型,头部和颈上部几乎无毛或稍许有细毛。喙微弯曲,尖端角质呈黄色,基部为深咖啡色。眼圆,眼结膜棕色,瞳孔黑色。耳圆,周围有密集的细毛,无耳廓。颈细而直,体躯长,胸深宽、丰满,龙骨长而平直。脚长、粗壮,皮肤为淡红色或淡黄色。羽毛以青铜色最多,羽尾端有白色条纹,黑白杂花次之,浅黑色和白色的最少。
闽南火鸡主产于福建省龙海、云霄、漳浦、晋江、南安、泉州等地,分布在尤溪、晋江、莆田等地区的部分县及厦门市郊。19世纪中叶,因为厦门开放为通商口岸,由外国传教士及旅居国外的侨胞将火鸡引入闽东南沿海一带。引入后的火鸡在当地气候环境条件下,经过当地群众的选育,逐渐形成了优良地方品种。
1. 生长速度与产肉性能
平均体重:初生47克;30日龄199克;60日龄383克;90日龄公火鸡681克,母火鸡653克;120日龄公火鸡1050克,母火鸡954克;180日龄公火鸡1562克,母火鸡1290克;成年公火鸡5740克,母火鸡2940克。60日龄料肉比2.0:1,120日龄料肉比2.8:1。120日龄公火鸡平均半净膛屠宰率83.77%,母火鸡84.07%,120日龄公火鸡平均全净膛屠宰率77.24%,母火鸡72.13%。
母火鸡平均开产日龄225天。平均年产蛋110枚,平均蛋重71克。平均蛋形指数1.55。公火鸡270日龄开始配种,公母火鸡配种比例1:10。种蛋受精率85%-95%。母火鸡就巢性强,年就巢4-5次,每次就巢持续期20-30天,个别长达2-3个月。公火鸡利用年限1-2年,母火鸡2-3年。
闽南火鸡具有适应性较广、抗病力强、产肉多、肉质好、能充分利用青绿、野生饲草等优点。鸡肉性温,对气虚、脾寒者,有壮补功效,常食火鸡肉和蛋可以治疗胃病,是福建省地方独特的一个鸡种。因为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闽南火鸡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闽南火鸡,作为福建省的地方特色鸡种,不仅具有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让我们共同期待,闽南火鸡在未来的发展中,能为福建的农业产业带来更多的贡献。
特征 | 描述 |
---|---|
体型 | 纺锤型,胸深宽,丰满 |
羽毛 | 以青铜色最多,羽尾端有白色条纹 |
皮肤 | 淡红色或淡黄色 |
体重 | 成年公火鸡5740克,母火鸡2940克 |
产蛋性能 | 平均年产蛋110枚,平均蛋重71克 |
位于南亚热带农业生产区的福建闽南,气候温暖,青绿饲料丰富,为火鸡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十九世纪中叶,旅居海外的侨胞引进了青铜色火鸡,经过多年的风土驯化,闽南火鸡逐渐成为福建省的优良地方家禽品种之一。虽然与美国的尼古拉火鸡相比,闽南火鸡的体重和体型略小,但其在繁殖率、抗病力、产肉量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因为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火鸡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材,市场需求日益增长。闽南火鸡凭借其独特的品种优势、优良的肉质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有望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同时,因为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闽南火鸡的养殖效益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