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养殖技术要点:提高产蛋率
作者:畜牧智者•更新时间:12小时前•阅读3
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营养丰富的肉蛋奶的需求量不断攀升,尤其是含有全价蛋白的鸡蛋更是千家万户在选购时不可或缺的。近年来,由于其市场需求量巨大,蛋鸡养殖项目市场前景看好。
一、日粮结构配制
品种 | 类型 | 用途 | 日龄 |
---|---|---|---|
褐壳蛋鸡 | 肉蛋兼用型 | 产蛋 | 16-72周 |
白壳蛋鸡 | 产蛋型 | 产蛋 | 18-80周 |
根据鸡的品种、类型、用途、日龄等,按照日粮标准配制日粮结构。要求饲料营养全面平衡,种类多样搭配,结构比例合理,饲料适口性好。既要考虑饲料价格,降低饲养成本,又要注重饲料质量。
二、光照管理
光照管理对鸡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系统加速卵巢的发育有促进作用。产蛋鸡对光照很敏感,采用正确的光照才能收到良好的产蛋效果。产蛋阶段的光照时间只能增加而不可缩短,保证产蛋所需的光照时间不能少于12小时,最长不超过16小时。
1. 转群上笼:现代高产杂交配套蛋鸡一般在17周左右见蛋,因此必须在16~17周龄前上笼,让新母鸡在开产前有一段时间熟悉和适应环境。
2. 药物防备:依据鸡群状况必要时进行防备性投药或每隔一月投3-5天的广谱抗菌药。
3. 补充养分:留意在养分上满足鸡的需求,给予优质的蛋鸡顶峰料。
四、环境控制
1. 合理布局鸡舍:房舍结构经济实用,朝向符合当地自然地理条件,采光好,易于通风,便于操作。
2. 环境质量达标:场内污物处理符合国家环保要求。
3. 加强防疫卫生工作:杜绝外来人员进入饲养区和鸡舍,饲养人员进入前要消毒,保持鸡舍环境、饮水和饲料卫生。
五、案例分析
某养殖场通过优化饲料配方、改进光照管理、加强饲养管理等措施,使蛋鸡产蛋率提高了10%,死亡率降低了5%。具体实施时间为2021年4月至2021年10月。
蛋鸡养殖技术要点:提高产蛋率,降低死亡率。的部分结束了,下面讨论蛋鸡养殖:高效产蛋,精准降损。
优化鸡舍环境,降低应激反应
在蛋鸡养殖过程中,环境因素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例如,某养殖户张先生在夏季遭遇热应激的困扰。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张先生对鸡舍进行了全面升级,安装了遮阳网和通风设备。经过一个月的调整,鸡舍内部温度降低了3度,鸡群的食欲和精神状态显著改善,产蛋率提升了5%。这一案例表明,合理优化鸡舍环境,能够有效降低应激反应,提高蛋鸡的生产效率。饲料营养均衡,助力产蛋高峰
饲料是蛋鸡生产的基础。某养殖户李女士在饲料配方上进行调整,通过增加优质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确保蛋鸡的营养需求。结果显示,饲料转换率提高了8%,产蛋率提升了10%。李女士的经验告诉我们,通过科学的饲料管理,能够有效提升蛋鸡的产蛋高峰。智能化监控,精准管理
因为科技的发展,智能化养殖技术逐渐应用于蛋鸡生产。某养殖场引入了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鸡舍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通过数据分析,养殖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减少因环境因素导致的产蛋率下降。例如,养殖场通过调整光照时间,使得产蛋率提高了15%。疫病防控,保障生产稳定
疫病是影响蛋鸡养殖的重要因素。某养殖户赵先生在疫病防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加强鸡舍消毒、免疫接种、疫病监测等。在严格的防控措施下,该养殖场的蛋鸡产蛋率稳定在90%以上。这一案例说明,做好疫病防控,是保障蛋鸡生产稳定的关键。精细化管理,提升效益
蛋鸡养殖的效益取决于精细化管理。某养殖户刘先生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了以下成果:优化了饲养密度,降低了饲料浪费;合理分配资源,提高了生产效率。刘先生的经验表明,精细化管理是提升蛋鸡养殖效益的有效途径。展望未来,持续创新
因为科技的不断进步,蛋鸡养殖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智能化、自动化、绿色环保的养殖模式将成为主流。同时,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蛋鸡,将开发出更加精准的饲养技术和管理方案,为蛋鸡养殖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