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鸡种苗育雏技术要点,关注山鸡幼崽成长关键期
在广袤的田野间,山鸡的幼崽们正踏着成长的步伐,而我们,作为他们的守护者,需要用最精心的育雏技术来陪伴他们度过关键期。
一、育雏前的准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进雏的前一两天,育雏舍的设施需要重新检查一遍,确保一切就绪,以免出现意外损失。前一天对育雏舍进行预温,室内可以烧开水增加湿度,同时为前三天雏鸡提供温开水。山鸡种苗开水药物要提前准备好,开食料要喷水拌湿,达到手握成团,松手后晃一晃又能散开的程度。育雏笼内铺好报纸,并彻底消毒。
二、棚舍建设:高挑的空间,自由的呼吸
山鸡种苗的棚舍高度要足够高,约3米,屋檐距地面2.5米左右。加热、降温、通风设施要齐全。加热可以使用热风炉、电热伞等,降温最好配备湿帘适应夏季高温。通风要有排风扇,最好有地窗天窗,通风更彻底。自然采光可以节省灯光,灯光照射要均匀。
三、温湿度调控:舒适的环境,健康的开始
野鸡苗特别是7天以内的野鸡苗对温度非常敏感,这是育雏技术的核心,也是成活率高低的关键。网箱平养或箱式育雏时密度为:1~10日龄50~60只/平方米,10~20日龄30~40只/平方米,此后可转入立体笼。21~42日龄20~30只/平方米,43~60日龄10~20只/平方米。
四、前期无微不至的照顾:呵护每一寸成长
山鸡种苗进到育雏舍安静后尽早开水,用温开水加入些多维葡萄糖或直接加山鸡种苗饮水配合好的药物。补充雏鸡在运输中能量消耗,减少应激。水量适中,及时更换。开食不用急,饮水后4-6小时开食,开食饲料用湿润好的饲料。雏鸡的消化功能还不完善,前期投料要遵循少喂多次的原则。
五、科学的免疫程序:健康成长的坚实后盾
我们要遵循防大于治的原则,山鸡种苗的个体较小,对病的抵抗力也弱,发病了就是大疫情。免疫包括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山鸡种苗在孵化场已经注射了马立克,后期不用再注射。不同疫苗的间隔在一周,同种疫苗的二次免疫时间间隔在两周即可。
六、先进的育雏设备:科技的助力,成长的加速器
山鸡种苗虽然有一定的母源抗体,但它们对温度、湿度特别敏感,本身没有体温调节的能力,一定要时刻注意。前三天的温度要保持在33~35℃,湿度保持在65~75%。要注意"看鸡施温",以山鸡种苗舒适为准。
要选择脐部收缩良好,腹部柔软、较平坦,肛门清洁的。健康山鸡种苗的绒毛整洁干燥、有光泽。精神良好,活泼好动,反应灵敏,手握时强力挣扎,手感温暖。大肚皮和血脐的雏鸡,肛门不清洁的雏鸡,表明孵化过程中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健康状况不佳。
育雏阶段 | 温度 | 湿度 |
---|---|---|
1~10日龄 | 33~35 | 65~75 |
10~20日龄 | 33~35 | 60~70 |
21~42日龄 | 33~35 | 55~65 |
43~60日龄 | 33~35 | 50~60 |
通过以上的详细解析,相信您已经对山鸡种苗育雏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山鸡幼崽们创造一个成长的秘密花园。
鸡苗运输与保护
健康鸡苗的选择
育雏技术要点
通过多年的养殖实践,我们出了一系列山鸡育雏技术要点,包括育雏前的准备、鸡苗运输与保护、温湿度调控、科学免疫程序、健康鸡苗的选择等。这些要点对于提高山鸡幼崽的成活率和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