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大圩计划打造湿地水杉林,旨在恢复生态平衡
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正孕育着一个绿色的梦想——打造湿地水杉林,旨在恢复生态平衡,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
水源保护,生态先行
大圩镇,辖区内的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是全市几百万人的生活生产用水来源。为了保护这一宝贵的水资源,大圩镇积极探索“水涵养林”的保护库区水源方法,通过乔灌木和水生植物栽植,健康湿地营造等一系列的保护修复举措,十八联圩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明显丰富,湿地水质净化功能稳定发挥,湿地蓄洪功能日益显著。
美食村二期,绿意盎然
大圩美食村二期建设,重点突出对公共空间进行整体提升。二期在公共空间绿化方面档次更高,规模更大,将打造春季杉林二月兰篇、夏季杉林葱兰篇、四季野花组合篇、藤本月季漫步篇等,实现四季有花。在美食村二期沿线重要的道路节点,还将因地制宜修建小游园,为游客提供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央广网合肥9月17日消息,巢湖流域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位于南淝河入巢口的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开工建设。这是全国首个兼具生态湿地功能定位的蓄洪区,总投资9.7亿元。该项目是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水利部、安徽省今年重点推进开工建设的项目之一。
鸟雀在枝头叽叽喳喳,工人们在林间利用旋耕机翻整土地,远处,几只水鸟在水草间休憩,建设中的“合肥红杉林”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今年春季,这处千亩红杉林又栽植了1万多株池杉、落羽杉,目前,总栽植量已近7万株。经过1年多的建设,位于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西侧湿地的“合肥红杉林”雏形初现。
体育特色小镇,绿色骑行
大圩作为全省首家体育特色小镇,在二期建设中,还会在沿环圩西路新建绿色骑行车道,打造一条沿岸的绿色自行车骑行通道。让游客在赏美景品美食的同时,感受运动的魅力。
绿水青山,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为大圩镇“圩美行动”的深入开展,辖区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小动物来大圩安家做客。近年来,大圩镇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实现了生态与农业的和谐共生。
未来展望
项目 | 投资额 | 开工时间 |
---|---|---|
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 | 9.7 | 2021年9月16日 |
合肥红杉林 | 待定 | 2021年春季 |
合肥滨湖,生态修复的绿色奇迹
在合肥市滨湖国家森林公园西侧,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映入眼帘。这里,正是“合肥红杉林”的所在地。这片千亩红杉林,不仅是城市绿肺,更是生态修复的典范。
水涵养林的守护者
生态与旅游的融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