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关岭县引导移民种植火龙果,助力乡村振兴

在贵州省关岭县,一场绿色变革正在悄然上演。这里,水库移民的搬迁村白泥村,正以火龙果为媒,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关岭县引导移民种植火龙果,助力乡村振兴

白泥村的绿色转型

花江镇白泥村,一个曾经的水库移民搬迁村,如今在村委会的带领下,成立了精品水果合作社。全村130余户种植散户加入合作社,管理面积超过1300亩,共同推动火龙果产业的发展。

火龙果产业的崛起

关岭县委书记黄波表示,自2005年起,关岭县就将火龙果作为石漠化地区生态治理的抓手,在北盘江低热河谷地区进行产业布局。

品种 种植面积 预计产量
秦红龙 3000亩 1000吨
新双色 2000亩 800吨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

火龙果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不仅带动了经济效益,还有利于石漠化治理的不断改善。据统计,关岭县莲花村哨上现共种植火龙果4000多亩,人均达到1亩以上。

合作社的收益分成

合作社的收益分成按照40%合作社、40%农户、20%村集体的分配比例进行。合作社为入社农户交纳了养老保险,让农户真正得到了实惠。

关岭县农业局组织红心火龙果协会等相关部门,就火龙果产销对接进行多次沟通商议,推动火龙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花江镇白泥村:全村130余户种植散户加入合作社,管理面积超过1300亩。
  • 关岭县莲花村哨上:共种植火龙果4000多亩,人均达到1亩以上。
  • 杨凌青皮她园火龙果种植基地:‘秦红龙’和‘新双色’两个品种获得了省级认证。

关岭县通过引导移民种植火龙果,不仅实现了生态治理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

关岭县引导移民种植火龙果,助力乡村振兴

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的双赢

多元化种植,拓宽致富路径

在白泥村,除了火龙果,村民们还种植了蜂糖李、四月李、五星枇杷、沃柑、脐橙、芒果等多种水果。这些多元化的种植,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种植经验,也为他们带来了更多收入。

杨凌青皮她园火龙果种植基地运营经理郭娟茹介绍,基地的“秦红龙”和“新双色”两个品种,成功填补了我国北方地区火龙果品种的空白,为合作社的盈利提供了保障。

未来展望:持续发展,共创辉煌

关岭县的火龙果产业,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引领移民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99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