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甘蔗黑穗病是一种危害甘蔗生长的真菌性病害

在广袤的蔗田中,甘蔗黑穗病如同潜伏的幽灵,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每一株蔗苗。这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不仅影响甘蔗的生长,更对蔗农的收益造成巨大打击。本文将深入探讨甘蔗黑穗病的成因、危害以及有效的防治方法。

甘蔗黑穗病是一种危害甘蔗生长的真菌性病害

一、甘蔗黑穗病的成因

甘蔗黑穗病,学名Sporisorium scitamineum,是由黑粉菌属真菌引起的。这种真菌主要在土壤中越冬,通过风雨传播,侵入蔗苗的芽眼和伤口,从而引发病害。

甘蔗黑穗病主要危害甘蔗的分蘖期,发病后,蔗株从梢头长出一条黑色鞭状物,叶片和节间逐渐变细,最终无法形成有效的蔗茎,导致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

发病程度 产量损失 品质下降
轻度发病 5%-10% 轻微
中度发病 10%-30% 明显
重度发病 30%以上 严重

1. 选择抗病品种

选择抗病品种是预防甘蔗黑穗病的关键。目前,我国已培育出多个抗病品种,如‘桂糖11号’、‘桂糖12号’等,这些品种在抗病性方面表现良好。

  • 使用2~3%石灰水浸种24小时。
  • 使用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40%拌种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0分钟。

3. 加强田间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施肥培土,促使蔗苗生长健壮,增强蔗株的抗病力。具体措施包括:

  • 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
  • 适时施肥,补充营养,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 及时拔除病株,减少病害传播。

4. 轮作换茬

在重病区,减少宿根年限,加强与水稻、玉米、甘薯、花生等非感病作物的轮作,以降低病害的发生。

甘蔗黑穗病作为一种严重的真菌性病害,对甘蔗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通过选择抗病品种、严格种苗处理、加强田间管理以及轮作换茬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甘蔗黑穗病的发生,保障蔗农的收益。

在广西来宾市兴宾区,甘蔗黑穗病一直是困扰当地蔗农的重要问题。为了有效控制黑穗病的蔓延,当地农业技术推广站联合植保站,实施了一系列创新的防治策略。

针对黑穗病的侵染源,推广了“留宿根低砍”的方法,即留取从土壤中生长出的低位芽,以减少病菌感染。这一措施在实施后的第一个生长季节,黑穗病的发病率降低了20%。

甘蔗黑穗病是一种危害甘蔗生长的真菌性病害

通过热水处理种苗,建立无病苗圃,确保种植材料无病。这一环节在防治黑穗病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有效降低了黑穗病的传播风险。

福建省宁德市,作为我国重要的甘蔗产区,同样面临着黑穗病的威胁。当地农业部门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包括:

  1. 选择抗病品种:通过引进和选育抗病品种,从源头上减少黑穗病的发病率。
  2. 种苗处理:采用石灰水浸种和化学药剂浸种,提高种苗的抗病能力。
  3.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施肥培土,增强蔗苗的生长势,提高抗病能力。
  1. 优化种植模式:推广轮作制度,减少连作带来的病害积累。
  2. 加强监测预警:建立黑穗病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株。
  3. 强化技术培训:提高蔗农的防治意识和技能,确保防治措施落实到位。

通过这些措施,文山州甘蔗黑穗病的发病率逐年下降,为当地蔗农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环境。

  1. 严格种苗管理:从源头把控种苗质量,确保无病种苗的供应。
  2. 加强病虫害监测:建立病虫害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株。
  3. 推广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农药和天敌昆虫,降低黑穗病的发病率。
  1. 强化技术培训:提高蔗农的防治意识和技能,确保防治措施落实到位。
  2. 推广抗病品种:引进和选育抗病品种,降低黑穗病的发病率。
  3. 加强病虫害监测:建立病虫害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99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