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甘蔗螟虫是危害甘蔗的重要害虫,严重影响甘蔗产量和品质

甘蔗,作为我国重要的糖料作物,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糖业的发展和蔗农的经济收入。只是,甘蔗螟虫这一隐形杀手,正悄无声息地侵蚀着甘蔗的生长,严重威胁着糖料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甘蔗螟虫是危害甘蔗的重要害虫,严重影响甘蔗产量和品质

甘蔗螟虫的危害

甘蔗螟虫,又称甘蔗钻心虫,是一类危害甘蔗的主要害虫。常见的甘蔗螟虫有二点螟、玉米螟、二化螟、条螟和白螟等。它们以幼虫蛀入甘蔗嫩茎,入侵蔗茎组织,破坏生长点,造成枯心苗;生长中后期幼虫蛀害蔗茎,破坏茎内组织,影响生长且含糖量下降,遇大风蔗株易折断,俗称“断尾”。

甘蔗螟虫种类 危害特点
二点螟 幼虫侵入蔗茎,破坏生长点,造成枯心苗
玉米螟 幼虫蛀入蔗茎,破坏茎内组织,影响生长
二化螟 幼虫侵入蔗茎,破坏生长点,造成枯心苗
条螟 幼虫蛀入蔗茎,破坏茎内组织,影响生长
白螟 幼虫侵入蔗茎,破坏生长点,造成枯心苗

据调查,甘蔗螟虫一年之内可以繁殖6~7代,而且没有什么明显的休眠期,其危害性极强。甘蔗生长不同时期,会受到不同害虫的侵害,这对甘蔗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

为了有效防治甘蔗螟虫,保障糖料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生物防治

在6月中旬和7月中旬各释放一次赤眼蜂,以减少虫蛀节。赤眼蜂是甘蔗螟虫的天敌,对螟虫卵具有寄生性的特征,能有效控制螟虫的数量。

用铁丝将枯心苗茎脚泥土拨开,再向虫口附近斜插下去,刺死幼虫。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需要人工投入较大。

在甘蔗播种时,每亩用甲基异柳磷颗粒剂5公斤,与化肥混拌均匀施入植蔗沟底后播种盖土,防治苗期螟虫、蝼蛄、金针虫、象甲等;6月中旬结合施“攻茎肥”,照上述方法深埋一次,防治甘蔗后期害虫。或在螟虫孵化高峰期,幼虫集中于甘蔗心叶食害,造成“花叶”时,每亩用50%锐劲特60毫升或锐劲特30毫升+20%三唑磷100毫升,对水40公斤集中喷雾蔗苗三丫口。苗期进行第一次防治,7天后再进行第二次防治。

案例分析

在政务近日在石龙镇花山双高糖料蔗种植基地召开的赤眼蜂防控甘蔗螟虫绿色示范项目现场会上,象州县农业农村局无偿给蔗民发放赤眼蜂卡50000片,为蔗农提供技术支持。

在我国的甘蔗种植区,螟虫是甘蔗生长过程中的一大敌人。这些害虫会钻入甘蔗茎部,导致甘蔗枯心、减产,甚至影响蔗糖的品质。例如,在广西象州县石龙镇,甘蔗螟虫的侵害曾导致每亩甘蔗产量减少354.7-4706.7kg,糖分降低0.8%-5.6%,这对蔗农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蔗农们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是农业防治,如清理蔗田残茎、枯叶,烧毁虫源。此外,还有物理防治,如人工拔除枯心苗,刺死幼虫。这些方法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成本较高,且对环境有一定影响。

甘蔗螟虫是危害甘蔗的重要害虫,严重影响甘蔗产量和品质

近年来,生物防治技术逐渐受到重视。在象州县石龙镇,当地政府推广了“放蜂治螟”技术,利用赤眼蜂这一螟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据当地农业部门统计,采用这一技术后,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显著提升,不仅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还实现了增产、增收和增糖。

药剂防治:精准施药,减少残留

药剂防治是甘蔗螟虫防治的常用方法。在甘蔗播种时,可以采用甲基异柳磷颗粒剂进行预防。此外,在螟虫孵化高峰期,可以使用锐劲特和三唑磷混合液进行喷雾防治。这种精准施药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农药残留,保护生态环境。

在实施药剂防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合理选择药剂,避免产生抗药性;二是严格按照用药说明进行操作,确保药效;三是注意农药的残留期,避免对蔗糖品质造成影响。

综合防治:多管齐下,确保效果

甘蔗螟虫的防治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药剂防治。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

以海南为例,该地区气候温暖湿润,甘蔗螟虫的发生较为严重。因此,在防治过程中,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田间管理,提高甘蔗的抗虫能力;二是推广抗螟虫品种,降低害虫的发生率;三是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虫害。

甘蔗螟虫的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农业部门、蔗农等多方共同努力。通过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螟虫的危害,保障甘蔗产业的健康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99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