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甘蔗蛀茎象虫是危害甘蔗的重要害虫

甘蔗蛀茎象虫,这个名字对于甘蔗种植者来说并不陌生。这种害虫不仅威胁着甘蔗的产量,还可能对整个甘蔗产业造成严重影响。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甘蔗蛀茎象虫的种类、发生与危害,以及如何有效防治。

甘蔗蛀茎象虫是危害甘蔗的重要害虫

一、甘蔗蛀茎象虫的种类

甘蔗蛀茎象虫的主要种类包括甘蔗赭色鸟喙象。这种象虫在云南蔗区近年发展起来,成为一种严重蛀食蔗茎的新害虫。

发生特点 危害表现
以幼虫蛀入甘蔗嫩茎 破坏生长点,造成枯心苗
生长中后期幼虫蛀害蔗茎 破坏茎内组织,影响生长
成虫咬食甘蔗嫩茎或未展开的心叶 被害蔗株心叶发黄,茎节缩短变细,最后整株枯死

1. 农业防治

① 深耕:危害严重不留宿根的蔗地,甘蔗收砍后,应及时深耕勤耙,造成不利象虫生存的环境。

③ 品种合理布局:增加种植抗虫品种;减少种植易感虫品种。

④ 蔗稻轮作:甘蔗与水稻轮作,通过长期淹水可消灭土壤中残存象虫。

利用性诱剂干扰雌雄虫交配,减少虫口密度;利用天敌,包括保护自然天敌、人工繁殖蜂卡、田间挂卡,以及释放赤眼蜂等。

4. 人工捕杀

在晴天8~11时、15~18时活动最多,而且虫体大,行动缓慢,有假死性,可在7~8月成虫出土盛期,巡田捕杀,以减少田间卵量。

使用20%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苏云金杆菌和甲氧虫酰肼等药剂进行防治。

深耕与土壤处理:有效降低象虫生存环境

在勐海地区,蔗农们面临着甘蔗蛀茎象虫的严重威胁。这种害虫在甘蔗收割后,往往在土壤中越冬,次年再继续繁殖。为了打破这一循环,农业专家建议采用深耕的方式。具体做法是,在甘蔗收割后,进行一次彻底的耕翻,将地表的象虫暴露在阳光下,高温可以杀死一部分,同时破坏其生存环境。此外,结合机械作用和人工捡拾,可以进一步减少越冬成虫数量。这一策略已在当地实施,连续两年后,发现蔗地中象虫的密度有所下降。

甘蔗蛀茎象虫是危害甘蔗的重要害虫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减少虫害

在生物防治方面,勐海地区的蔗农采取了多种措施。一是保护自然天敌,如蜘蛛、鸟等,这些自然天敌可以帮助捕食象虫幼虫,减少害虫的数量。二是人工繁殖蜂卡和田间挂卡,通过释放赤眼蜂等天敌生物,干扰象虫雌雄虫的交配,从而降低虫口密度。这些措施的实施,让勐海的甘蔗产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物理防治是另一种有效的防治手段。在勐海地区,蔗农们使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夜间,成虫会被黑光灯的强光吸引过来,然后被诱捕器捕捉,从而减少田间虫害。这种做法简单易行,效果显著。

在象虫出土盛期,勐海地区的蔗农们会在早上8点至11点、下午3点至6点进行巡田捕杀。这段时间内,象虫活动频繁,容易被捕捉。此外,在8月至9月,因为枯死蔗株的出现,蔗农们会人工割除这些枯株,并杀掉其中的幼虫,有效降低虫口密度。

综合防治,保障甘蔗生产

针对甘蔗蛀茎象虫这一新害虫,勐海地区的蔗农们采用了多种防治方法,包括深耕、土壤处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人工捕杀。这些措施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当地甘蔗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当地蔗农将继续加强防治工作,力争将象虫害控制在最低限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99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