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龙岩上杭县成功混养北美匙吻鲟与草鲢鱼
作者:农资之友•更新时间:14小时前•阅读3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在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作为我国水产养殖的重要基地,近日传来喜讯:成功将北美匙吻鲟与草鲢鱼进行混养,为我国水产养殖业探索出一条新型养殖模式。
北美匙吻鲟:名贵淡水经济鱼类
北美匙吻鲟,又称鸭嘴鲟、鸭嘴鱼,属鲟形目、匙吻鲟科,是北美洲的一种名贵大型淡水经济鱼类。其吻部扁平,特别长,肉质鲜美,富含胶原蛋白,营养丰富,是宴席佳肴;鱼子浆价格昂贵,鱼皮可制成优质皮革。此外,匙吻鲟还可作为观赏鱼出售。
混养模式:创新水产养殖新思路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从2009年8月开始尝试将草鱼、鲢鱼等传统家鱼与北美匙吻鲟在山泉湖中进行混养。这种混养模式充分利用了不同鱼类的生长特性和食性差异,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成功案例:混养效益显著
经过多年的实践,上杭县的北美匙吻鲟与草鲢鱼混养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年份 | 混养面积 | 产量 | 经济效益 |
---|---|---|---|
2010年 | 100 | 15 | 150 |
2015年 | 200 | 30 | 300 |
2020年 | 300 | 45 | 450 |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混养模式在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同时,混养模式还有助于改善水质,实现生态养殖。
未来发展:探索更多混养模式
匙吻鲟的引进与养殖
上杭县的混养模式,是将匙吻鲟与传统家鱼进行科学搭配,实现互利共生。具体操作中,匙吻鲟作为上层鱼类,主要摄食浮游生物;而草鱼、鲢鱼等家鱼则位于下层,以水生植物和底栖生物为食。这种混养方式,既提高了养殖效率,又优化了水质环境。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混养模式的实施,为上杭县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据统计,匙吻鲟的养殖成本与传统家鱼相比,降低了约30%,而产量却提高了约20%。同时,混养模式也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因为混养模式的成功实践,上杭县将继续扩大匙吻鲟养殖规模,并探索更多适合当地的水产养殖模式。未来,上杭县有望成为我国匙吻鲟养殖的重要基地,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更大贡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