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鹿茸产量低,需探究提高方法
在养鹿业中,梅花鹿鹿茸的产量是衡量养殖效益的重要指标。只是,梅花鹿鹿茸产量低一直是制约养殖户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本文将深入探讨提高梅花鹿鹿茸产量的方法,助力养殖户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梅花鹿鹿茸产量提升策略一:科学选种
科学选种是提高梅花鹿鹿茸产量的关键。养殖户应选择生长发育良好、茸角生长速度快、茸形饱满的梅花鹿作为种鹿。通过选种,可以确保后代具有更高的茸产量。
1. 合理调配饲料:梅花鹿鹿茸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营养。养殖户应根据梅花鹿的生长发育阶段,合理调配饲料。在生茸期间,饲料中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要充足。
2. 严格控制饲养环境:梅花鹿对饲养环境的要求较高。养殖户应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安静、舒适,确保梅花鹿能够健康成长。
试验时间 | 促茸生长素添加量 | 平均增重 | 茸枝饱满度 |
---|---|---|---|
93天 | 10g/天 | 332g | 良好 |
八味增茸添加剂由黄芪、山药、丹参、补骨脂等中药组成,具有促进梅花鹿鹿茸生长的作用。通过添加八味增茸添加剂,可以提高梅花鹿鹿茸的产量和质量。
锯取鹿茸的技术水平对鹿茸产量和质量有很大影响。养殖户应加强锯取技术培训,提高锯取技术,确保鹿茸产量和质量的稳定。
促茸生长素的应用与效果
自2008年起,西丰县梅花鹿数量已超过3万只,年产鹿茸30余吨。通过引入促茸生长素,我们发现鹿茸产量可提高33%至62%。该添加剂由黄芩、黄精、丹参等中药组成,并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效促进鹿茸生长。
在1周岁梅花鹿公鹿的生茸初期,我们进行了八味增茸添加剂的试验。结果显示,添加该添加剂的鹿茸产量比对照组提高了13.66克,且鹿茸中氨基酸含量也相应提升。此外,腐植酸钠添加剂的引入也显著提高了鹿的食欲和新陈代谢,为鹿茸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
梅花鹿生茸期对营养的需求较高。通过科学配置饲料,确保鹿茸生长所需的能量和蛋白质,有助于提高鹿茸产量。例如,3周岁梅花鹿公鹿生茸期饲粮中总能和粗蛋白质的适宜水平分别为每千克16.72兆焦和16.6%。
未来展望与挑战
梅花鹿鹿茸增产策略的研究与实践,为我国养鹿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只是,因为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如何进一步提高鹿茸产量和质量,降低养殖成本,仍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