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花槐栽培技术,关注土壤、水分、光照等基础条件
一、香花槐栽培基础条件
香花槐,作为一款极具观赏价值的园林树种,其种植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条件的把握。以下将从土壤、水分、光照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1. 土壤要求
香花槐适应性较强,对土壤的要求不高,酸性土、中性土、轻碱性土均可种植。pH值在4.5-8.5之间均能正常生长。理想土壤为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无病虫害的沙壤土,地下水位应较低。
2. 水分管理
香花槐喜湿润环境,但忌水涝。在生长过程中,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宜过湿。浇水时,应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避免积水。在干旱季节,应适当增加浇水次数。
3. 光照条件
香花槐喜光照充足的环境,在半阴条件下也能生长。但忌烈日暴晒。因此,在种植时应选择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
香花槐不结种子,一般采用埋根和枝插法养殖。其中,埋根养殖法成活率较高,是主要的养殖方法。
选择无病虫害的良种壮苗,起苗和运输过程中要尽量保持根系完整,避免机械损伤。遵循快起苗、快运输、快栽植、快浇水的原则,提高苗木成活率。
栽植前,要对土壤进行深耕、耙平,挖穴时混入腐熟有机肥。栽植时,要使根系舒展,回填土层层压实。栽植成活率可达95%以上。
4. 修剪与养护
栽植后,要及时进行修剪,剪掉地上枝条,从基部留1壮芽。修剪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适当施肥,促进生长。
5. 病虫防治
在生长过程中,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如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影响香花槐的生长。
近年来,香花槐在我国各地得到广泛种植。
XX市某园林公司在2018年春季开始种植香花槐,共种植了5000株。经过一年的精心管理,香花槐生长旺盛,成活率达98%。在当年秋季,部分香花槐开始开花,为城市增添了美丽的风景。
香花槐的种植并非难事,只要掌握了土壤、水分、光照等基础条件,以及栽培技术,相信您也能成功种植出美丽的香花槐。
土壤 | 要求 |
---|---|
pH值 | 4.5-8.5 |
排水 | 良好 |
病虫害 | 无 |
一、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种植地
二、科学规划,合理确定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应根据香花槐的规格种类、培育目的、立地条件及经营措施来确定。在农田林网中,单行株距为5至6米,双行株距为4至6米;在农槐间作为,为了方便机械化作业,尽量减少耕地,多采用株距4至5米,行距5至8米,实行以耕代抚,促进林粮丰收。人工片林株行距以5米×5米或5米×6米为宜。
三、精心整地,为苗木生长打下基础
香花槐造林前必须整地。片林要求全面深耕35至40厘米,耕后耙平再挖穴,最好还要每穴混入腐熟有机肥。这样的处理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为苗木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
四、种根养殖,确保苗木成活率
为使苗木生长健壮,移栽后从地面平茬,将地上枝剪掉,从基部重新留1壮芽。经平茬后,香花槐不仅成活率高,且树形好,生长快。苗木生长状态良好时,侧心在长至3厘米前摘去,以保主干快速生长。主干长至180厘米时开始留侧枝,至250厘米时摘去主干树心定干,以适应绿化行道树的需求。香花槐萌芽力很强,如不修剪就会长出满树枝条密不通风,从而影响生长速度。因此,定期修枝是必要的。
栽植后要连浇3次透水,这是苗木成活的关键。栽植后随即灌第1水,称为定根水,水宜适量;栽后3天左右浇第2水,称为补偿水,水宜适中;7天左右浇第3遍水,称为生长水,水宜适足。浇后要以树干为中心,在溶水穴坑里覆细干土保墒。夏季加强对春栽苗的保活管理工作,及时有效适时适量地给春植苗木补充水分养分,保证苗木正常生长。
七、施肥除草,确保土壤肥力
适时施肥、锄草是保证苗木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幼苗生长出4至5片叶时,要人工拔草。苗木长至40厘米左右可用除草剂除草。苗木50厘米以上时施肥,用尿素或二氨,在雨前抛撒。栽植当年树高可达2至3米,主、侧根长达2米,一般栽后第2年开花。
病虫害防治是保证苗木健康生长的关键环节。在香花槐种根栽种前,施用农家肥要防治地下害虫,用锌硫磷喷雾杀死虫卵。幼苗要预防蝗虫或蚂蚱啃食主干和嫩叶,用常用的杀虫剂来预防。进入夏季,注意防治香花槐苗尖和嫩叶部位的黑密虫。通过这些措施,确保苗木健康成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