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海南农民自种凤梨,探索脱贫致富新路径

在海南这片沃土上,农民们正以自种凤梨的方式,探索着脱贫致富的新路径。凤梨,这个看似普通的果实,却承载着农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海南农民自种凤梨,探索脱贫致富新路径

凤梨种植基地:丰收的季节

文昌市东阁镇新林村委会木梅村的凤梨种植基地,此刻正值丰收季节。这片近1.7公顷的土地,被40多名善导书院的院生精心照料,如今硕果累累。

年份 种植面积 产量 收入
2021年 1.7公顷 10万斤 50万元
2022年 1.7公顷 12万斤 60万元

凤梨销售:畅通的销路,平稳的价格

如今,凤梨销路畅通,价格平稳,成为了当地农民的“致富果”。这些凤梨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出口到国外市场,为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为了实现凤梨产业的绿色转型,带动农民增收更有后劲,当地政府积极引导农民采用科学种植技术,提高凤梨的品质和产量。

今年,海南一些榴莲种植基地选择在林下套种西瓜、凤梨等经济作物,为榴莲林下经济的发展探索了新路子。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还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凤梨产业:市场前景广阔,发展空间巨大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凤梨市场规模逐年扩大,预计未来几年还将保持稳定增长。这对于海南农民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创新助农:海南凤梨新篇章

播种希望:书院学子助农实践

位于高树乡的善导书院,是一所专门为弱势家庭孩子提供免费课后辅导的学校。在这里,孩子们不仅学习知识,更在院长陈文静的教导下,学会了自力更生。一年前,书院的孩子们开始照顾一片凤梨田,如今,这片田地迎来了丰收。

海南农民自种凤梨,探索脱贫致富新路径

“不敢保证每颗凤梨都很甜,但绝对都是汗水及双手呵护长大的。”陈文静说。一年多前,有善心人士提供了近1.7公顷的土地,让孩子们学习种植凤梨和玉米。在凤梨达人洪华进的指导下,孩子们兴奋地种苗、施肥、管理田间,收获的每一颗凤梨都凝聚着他们的辛勤与汗水。

市场反响:凤梨成为“致富果”

“他们卖的不只是凤梨,更是卖一个梦想及未来。”陈文静说,希望社会大众踊跃认购,一起成为守护偏乡的爱心大使,成为他们翻转命运的黎明曙光。

特色活动:菠萝王评选义拍

在万宁市水坡村,一场别开生面的“菠萝王”评选和义拍大会吸引了众多关注。重达2.6公斤的“菠萝王”以3088元的高价拍出,为村里的贫困户筹集扶贫款,推进村里的扶贫工作。

“我和这里的人一样都靠菠萝致富,能通过‘菠萝王’评选和义拍回馈乡里,感到非常有意义。”张岚说。

在凤梨产业的助力下,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创新的力量。让我们共同期待,海南凤梨产业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98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