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育苗需严格遵循技术要求,确保苗床适宜、土壤消毒、种子处理等环节
芦笋,被誉为“蔬菜中的皇后”,因其营养丰富、口感鲜美而受到人们喜爱。只是,要想种植出优质的芦笋,育苗环节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芦笋育苗的技术要求与实操指导,助您轻松培育出优质的芦笋苗。
一、品种选择
选择优良品种是芦笋育苗的关键。适合作绿芦笋栽培的品种有“uc800”和“uc157”,这两个品种同时也可作白芦笋采收,是绿白芦笋栽培兼用的优质高产品种。
播种期 | 适宜播种时间 |
---|---|
春季 | 4月上旬至5月上旬 |
夏季 | 5月下旬至7月上旬 |
秋季 | 8月中旬至9月上旬 |
三、育苗技术
芦笋种子小,出苗时间长,幼苗娇弱且前期生长缓慢。因此,在育苗时应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土质肥沃、保水保肥的轻壤或沙质壤土地,土壤的盐碱度PH值最好在5.8-6.7之间。
2. 整地施肥
芦笋育苗地应做到浅耕细耙,地面平整,上虚下实,土细无草,土质疏松。用腐熟氮肥200公斤、磷肥3公斤、钾肥2公斤混合撒施床面,翻耕入土。
3. 浸种催芽
芦笋种子浸种前,先用清水搓一遍,除去蜡质,然后在25-30℃温水中浸3昼夜,每天换水2-3次。浸种结束,沥干水分,用湿纱布等包好,在25-30℃温度下,保温保湿催芽,3-7天后部分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选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作苗床,每分苗床地培育一亩芦笋。在床面与畦垂直方向每隔20厘米开一播种沟,深2厘米,在沟内每隔10厘米播一粒种子,播后覆土1厘米,铺一层稻草,并用600倍“芦笋青”药液浇湿,以保持苗床湿润和杀菌。
5. 保温保湿
春季要及时搭好塑料小拱棚保温保湿,夏秋季搭好遮荫棚降温保湿。
6. 营养钵育苗
芦笋育苗是一项慎重而细致的工作,只有严格遵循技术要求,才能确保育苗质量。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有益的参考,祝您种植出优质的芦笋。
播种时间芦笋播种分为春、夏、秋三期。春季为4月上旬至5月上旬播种,6月初到7月上旬移植,来年春季即可投产;夏季为5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移植;秋季8月中旬至9月上旬播种,来年4月中下旬移植,至秋季可有少量采收。
药剂防治建议每隔10~15天进行1次药剂防治,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药剂。如已发生感染植株,应立即拔除并施药防治。
三、芦笋种植管理:土壤消毒、病虫害防治
土壤消毒播种前10~15天覆膜和草苫增温,加适量沙土配成药土撒于苗床,以防地下害虫。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芦笋苗床,一旦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因为消费者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长,芦笋市场前景广阔。未来,芦笋种植应注重品质提升,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同时,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芦笋种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适应市场变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