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中后期管理对高产至关重要,需掌握各阶段技术要点
作者:农园墨客•更新时间:15小时前•阅读3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而玉米的中后期管理,无疑是确保高产的关键所在。
玉米中后期生长特点
玉米中后期主要指穗期和花粒期两个阶段。穗期是玉米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一般历时27-30天;花粒期则是玉米籽粒形成和成熟的阶段。这两个阶段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极大,管理不当极易导致减产。
施肥管理
施肥是玉米中后期管理的重要环节。一般而言,穗期追肥在玉米大喇叭期进行,亩追施尿素16-25公斤,称为攻穗肥。花粒期追施攻粒肥,一般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或高氮型复合肥5-10公斤,高产田可追施15公斤左右。
阶段 | 施肥时间 | 施肥量 | 肥料类型 |
---|---|---|---|
穗期 | 大喇叭期 | 16-25公斤/亩 | 尿素 |
花粒期 | 雌穗3%-5%吐丝时 | 10公斤/亩左右 | 尿素或高氮型复合肥 |
玉米中后期对水分需求很大,尤其在雨季,要特别注意排涝。若出现积水,应及时排水,以免影响玉米生长。
病虫害防治
玉米中后期常见的病虫害有玉米螟、蚜虫、粘虫、锈病、枯叶病、茎腐病等。应根据不同病情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玉米生长不受影响。
1. 及时清除杂草,避免杂草与玉米争夺养分、水分。
3. 注意预防玉米倒伏,适时喷洒多效唑或矮丰等植物生长调节剂。
收获时机
在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推迟收获时间。等到籽粒完全成熟时再收获,可以减少减产的可能性,提高产量。
玉米中后期管理对高产至关重要。通过掌握各阶段的技术要点,合理施肥、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玉米产量,实现优质高产的目标。
应对逆境:抗旱防汛,保障丰收
近期,全市天气出现短时强降水,易造成农田渍涝。各县区需做好抗旱防汛工作,提高对“旱涝急转”天气的应急防范能力。在玉米抽雄开花期,要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施肥保墒,雨后注意中耕培土,以减轻渍涝影响。特别是高产攻关田,每亩施用尿素10-15公斤,确保植株健壮生长。
科学施肥:满足需求,提高产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