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湖羊生产需满足特定饲养条件与管理要点
湖羊,作为中国一级保护地方畜禽品种,其无公害生产对羊肉品质与安全至关重要。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无公害湖羊生产的饲养条件与管理要点。
一、种羊场的管理
种羊场应遵守国务院颁发的《种畜禽管理条例》,经验收批准后,申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引进的种羊需隔离观察15-30天,经兽医检查确定为健康合格者,方可并场繁殖使用。湖羊繁殖过程中,避免亲近繁殖,实施湖羊本品种选育,不断提高湖羊综合素质,后备种羊必须实行耳标制及种养系谱卡。
二、饲养条件
1. 羊场环境
项目 | 内容 |
---|---|
羊舍位置 | 选择生态环境良好,无或不直接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生产区域。 |
羊舍设计 | 羊舍建立在背风向阳,座北朝南偏东,排水良好,水源充足清净,未被污染和没有发生过人畜共患病及羊只传染病的地方。 |
屏障隔离 | 周围有屏障隔离,防止交叉污染和疫病的传播。 |
2. 水质要求
湖羊饮用水质必须经过省定监测单位实地采样检测,达到水质标准的方可饮用。总的要求是有丰富的、可利用的洁净水质的水源,要基本符合人饮用水的标准。
羊舍空气要新鲜,及时清除粪便或及时垫草,把有害气体降到最低限度,绿化、美化环境,净化空气。
饲养场、户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通过免疫接种结合其他举措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如《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等,合理使用兽药,严禁使用未经兽药管理部门批准的产品。
为防治人工种植牧草和作物饲料病虫害,需要使用农药的必须符合高效、低毒、无残留的农药,最好使用生物防治技术。
为确保场内和周边地区的卫生和羊体健康,必须建立消毒制度。消毒药物选择高效,对人、畜、环境安全无残留毒性,对设施无破坏性的消毒剂。在消毒方法上可采用喷雾消毒、浸渍消毒、紫外线消毒、清洗消毒等。
无公害湖羊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种羊场管理、饲养条件、饲养管理等方面严格把控,确保羊肉品质与安全。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才能生产出符合无公害标准的湖羊肉,满足市场需求。
羊场环境的设计至关重要,应选择生态环境良好,无或不直接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生产区域。羊舍应建立在背风向阳,座北朝南偏东,排水良好,水源充足清净的地方。羊场内应分设人行道、污物出运道,防止交叉污染和疫病的传播。此外,羊场设有粪尿污水处理设施,粪便处理、病害肉尸及其产品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环境卫生与消毒
环境卫生与消毒是无公害湖羊生产的重要环节。羊场大门、羊舍门口分别设置消毒池,羊场和羊舍内应配备清洗消毒设施。软栏在出垫草后进行消毒,换上无污染的新泥,再垫干净稻草。离地平养的羊栏每天清扫一次,再进行喷洒消毒,确保羊体无污物。
科学饲养管理要点
饲料和营养是湖羊健康生长的基础。使用的饲料原粮和饲料产品应来源于无疫病地区,无霉烂变质、无有害杂质,未受农药或某些病原体污染。所用的工业副产品饲料应来自无公害的副产品。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确保饲料的安全性。
兽医防疫与疾病控制
兽医防疫和疾病控制是无公害湖羊生产的重要保障。羊场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当地实际进行兽医防疫工作。做好羊W病、羊炭疽、羊快疫的预防注射,同时做好羊驱虫,主要是肝片吸虫的驱除,做好羊腐蹄病的防治等。一旦发现疫情,应立即向当地县以上兽医防疫监督机构报告,接受指导,尽快控制、扑灭疫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