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花槐烂皮病是一种危害香花槐生长的真菌性病害
香花槐,以其独特的观赏价值,在园林绿化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只是,香花槐生长过程中,一种名为烂皮病的真菌性病害却时常困扰着种植者。本文将深入探讨香花槐烂皮病的方方面面,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防治这一病害。
一、香花槐烂皮病的症状
香花槐烂皮病主要侵害树木的枝干,尤其是主干皮层。受害后,病斑呈梭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部 速度纵向大于横向。幼树主干病部呈溃疡状,稍凹陷;大树主干皮层厚,病部水渍状、凹陷不明显。当病部包围树干一周时,树木即枯萎而死。
香花槐烂皮病的病原菌为土壤习居的镰刀菌,也可在病组织内越冬。土壤瘠薄、地下水位高或干旱、冬季或早春低温袭击及迎风口等因子,均可引起树势衰弱,削弱树体的抗逆性,从而引发病害。夏季多雨季节易造成病害流行。病原菌借风雨,通过伤口、皮孔等途径侵入蔓延。6~8月为发病盛期。
1. 加强香花槐林的抚育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
2. 防止损伤树干,减少病原菌侵入的机会。
3. 小面积香花槐幼林,发病初期,树干喷波美55度石灰硫磺合剂或1:10的碱水。
5. 使用高效低毒的杀菌剂进行防治,如百菌清锰锌800倍液、多菌灵800倍液等。
四、案例分析
某地区香花槐种植面积达5000亩,近年来,烂皮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香花槐的生长。通过采取上述防治措施,该地区香花槐烂皮病的发病率降低了30%,有效保障了香花槐的产量和品质。
防治措施 | 效果 |
---|---|
加强管理 | 提高树势,增强抗病力 |
清除病残体 | 减少病原菌传播 |
使用杀菌剂 | 降低发病率 |
香花槐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树种,其烂皮病问题日益凸显。该病主要危害香花槐主干皮层,导致树木生长受阻,严重时甚至导致树木死亡。在河南省等地,烂皮病已成为香花槐种植的主要威胁。
4. 选用抗病品种,从源头上降低病害发生;
案例表明,针对香花槐烂皮病的防治,需采取综合措施,从多个环节入手,才能取得显著效果。
因为城市绿化需求的不断增长,香花槐种植面积将进一步扩大。为保障香花槐产业的健康发展,需加强香花槐烂皮病的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 开发新型防治技术,提高防治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