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沾化冬枣种植能手王建春,专注冬枣种植技术传承与创新

多年来,他深耕于沾化冬枣产业,从冬枣的发现、推广到创新,王建春倾注心血,不仅为当地农民开辟了一条科技致富的新路径,也使得沾化冬枣这一珍稀资源焕发出新的生机。

沾化冬枣种植能手王建春,专注冬枣种植技术传承与创新

沾化冬枣:独特的地理优势与市场前景

沾化冬枣,作为沾化县特有的珍稀生物资源,以其鲜美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在市场上享有盛誉。一般在10月中旬成熟,比金丝小枣晚熟40天,因此得名“冬枣”。沾化冬枣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

年份 产量 产值
2019 5000 20000
2020 6000 24000
2021 7000 28000

以上数据显示,沾化冬枣的产量和产值逐年上升,市场潜力巨大。

王建春:冬枣种植的传承与创新者

沾化县下河乡庞家村村民王建春,靠种植冬枣发家致富,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地再好也要会管理,王建春积极参加乡里组织的培训班、向邻村的枣农学习管理技术,慢慢地,他也成了种枣“行家”,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开甲、什么时候浇灌、怎样疏花蔬果、如何防止病虫害……王建春掌握了技巧,冬枣也开始有了收入,每亩收入几千元,日子渐渐好了起来。

王建春的冬枣品质好,每年都在沾化县冬枣大赛上获奖,逐渐打响了名气。每年冬枣还没成熟,东营、淄博、济南等地的果品批发商就上门订枣。这几年,王建春和妻子侍弄12亩地的冬枣,每年收入20多万元,去年还在县城买了楼房。今年秋后,王建春打算再种几亩大棚冬枣,“人手不够就雇几个人帮忙,自己少受累,还不少挣钱。”王建春说。

科技助力,冬枣走向“高端”

“今年,县委组织部的干部到俺们村驻村,给俺们的冬枣园引上了水管线,自来水直接送到地里,浇地更方便了。”说起这个,王建春一脸的喜悦。现在王建春每天都去冬枣园,看看枣树长势、坐果情况、开甲甲口愈合情况。

因地制宜,试种冬枣树

王建春介绍说,他看到邻村有种冬枣的,从电视上也看到下洼镇老百姓靠种冬枣卖了不少钱,乡里和村里也鼓励种冬枣,就开始动心了。1997年,王建春以每棵8元钱的价格,从邻村买了40棵冬枣树,种在了自家最好的地块里。下河乡有黄河古道贯穿之利,两条黄河古道中的一条就穿过庞家村。特殊的土质为冬枣的品质提供了先天保障。

冬枣供不应求,计划扩大规模

在王建春的带动下,目前,庞家村村民种植冬枣560亩,其中大棚冬枣280亩,群众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王建春的冬枣品质好,每年都在沾化县冬枣大赛上获奖,逐渐打响了名气。

冬枣种植技术:科学管理,提高品质

沾化冬枣种植能手王建春,专注冬枣种植技术传承与创新

1. 学习先进技术,提升种植水平

王建春尝试了多种种植模式,最终发现大棚种植是提高冬枣品质的有效途径。他从2010年开始为冬枣树盖上大棚,使冬枣比大田冬枣上市早15-20天,市场价格更高,病虫害明显减少。

二、冬枣产业发展,助力村民致富

2. 带动村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三、未来展望,携手共筑美好家园

站王建春对未来充满信心。他表示,将继续带领庞家村村民,不断创新冬枣种植技术,提高冬枣品质,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97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