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千阳矮砧苹果种植技术,助力果农增收致富

在陕西的西部,有一个名为千阳县的地方,这里不仅风景如画,更有着一项让果农们笑逐颜开的种植技术——矮砧苹果种植。

千阳矮砧苹果种植技术,助力果农增收致富

矮砧苹果:小树干,大收益

与传统苹果树相比,矮砧苹果树干更矮,树形更紧凑,这使得它们在同样面积的土地上能种植更多的树,从而大幅提高产量。

优势 描述
产量高 矮砧苹果产量高出传统果园3-4倍。
生长周期短 挂果比传统苹果树早3-5年。
节约资源 节省土地80%,省水60%,省肥70%,省劳动力80-90%。

千阳模式:标准化种植,效益显著

千阳县自2011年起,将标准化作为推动苹果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成功引进矮砧苗木,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

千阳苹果的产业规模

截至2021年,千阳县矮砧苹果种植面积达13万亩,全产业链产值高达21亿元,带动了1.1万户果农增收。

技术支持:现代农业,青年返乡

千阳县气象局在矮砧苹果示范区建立了农田六要素小气候站和天翼云农田小气候实景监测系统,为果农提供实时气象服务。

76名外出务工的中青年农民选择返乡创业,形成3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128户,3200多名农民在家门口打工,年收入达到19200-20400元。

千阳矮砧苹果种植技术不仅提高了果农的收入,也为我国苹果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因为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相信会有更多的地方受益于这项技术,实现农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千阳县,这座位于陕西省西部的县域,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上世纪80年代开始种植苹果,与国内苹果产业同步发展。只是,由于传统种植技术的限制,我国苹果产业曾一度面临产量低、周期长、病虫害多、用工量大等难题。直到2011年,千阳县开始探索一种新的种植技术——矮砧苹果,为当地果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千阳矮砧苹果种植技术,助力果农增收致富

千阳县,一个曾经以传统苹果种植为主的地区,在2011年后,积极引入矮砧苹果技术。这一技术的核心在于使用矮化的自根砧苗木,相比传统苹果树,矮砧苹果树形矮小,便于管理和采摘。何玲,千阳县县委书记,这样描述矮砧苹果带来的改变:“矮砧苹果的引入,让我们的苹果产量大幅提升,种植周期缩短,病虫害减少,用工量也大幅降低。”

农业现代化的助力:气象服务与技术支持

2012年,千阳县引进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通过示范引领,目前全县流转土地5.6万亩,新栽矮砧苹果9.6万亩。同时,还引进了华圣、大地丰泰等11户农业现代化大公司,共同推进苹果产业的发展。这种“千阳模式”不仅实现了标准化种植,还促进了苹果产业的集约化发展。

效益的提升:果农收入的显著增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97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