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紫甘蓝栽培要点:了解紫甘蓝生长习性

在众多蔬菜中,紫甘蓝以其独特的营养价值与观赏性,备受种植者和消费者的喜爱。想要成功种植紫甘蓝,了解其生长习性和掌握种植技术是关键。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紫甘蓝种植攻略,助您轻松实现高产量和优质产品。

紫甘蓝栽培要点:了解紫甘蓝生长习性

一、紫甘蓝生长习性

1. 地域适应性

紫甘蓝喜冷凉、耐寒,对光照要求较高,属低温、长日照、自然异花授粉蔬菜。因此,选择合适的种植地域至关重要。制种地应选择平整肥沃、灌水便利、病虫害少、周围2000米以内无其他十字花科蔬菜种植的地块。

2. 土壤要求

紫甘蓝对土壤要求较高,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中。土壤pH值以6.0-6.5为宜。

3. 光照条件

紫甘蓝喜光照,最好在向阳的地方种植。光照不足会影响生长和品质。

选择抗病、丰产、品质优良的紫甘蓝品种,如红露早红、紫玉等。

华北地区,中熟品种适宜于9月上中旬露地播种,晚熟品种需适当提前,早熟品种则适当延后播种。

选择3年内未种植过十字花科作物的田块作为苗床。基质配合采用草炭土、珍珠岩、煤渣按6:2:2的比例混合,制造营养基质。

4. 苗期管理

播种后3-4天可出芽。真叶长至3叶1心后及时分苗假植,株行距为×8厘米。注意气温变化,防止高温引起幼苗徒长。及时喷药,防止病虫害。

当真叶长至7-8片时,将紫甘蓝苗按25-30厘米的株行距倒栽于改良阳畦或日光温室内,保证安全越冬,养育春栽壮苗。

定植水要浇足,缓苗后及时补浇1水。紫甘蓝适宜在湿润的环境条件下生长,苗床土壤湿度保持在70-80%为最佳。

整地前每亩施人粪、禽粪或牲畜粪等与土壤混合的有机肥3000-4000公斤,过磷酸钙30-5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浅耕入土,耙耱平整。始花前浇水追肥,定期喷药防虫。

3月初种荚变黄后开始采收,成熟一批,及时采收一批。华北地区正值雨季来临,采后需置于干燥处后熟3-5天脱粒,一般分3-4次收完。

李先生在华北地区种植紫甘蓝已有3年经验。他采用以上技术,紫甘蓝产量逐年提升,平均亩产达到3000公斤。李先生表示,掌握紫甘蓝的生长习性和种植技术,是成功种植的关键。

紫甘蓝种植:品种选择与苗床准备

紫甘蓝栽培要点:了解紫甘蓝生长习性

紫甘蓝播种后约5天左右即可出苗。若使用地膜覆盖,需及时揭去地膜,保持土壤的适宜湿度。播种期间,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避免因雨水过多或过少影响出苗。

紫甘蓝在棚室中稳健缓慢生长,到3月上中旬植株需达到20片叶以上。叶片展开,大而肥厚,茎粗壮,节间短,根系发达,无病虫害,心叶抱合形成小球状为佳。紫甘蓝的采收应在种荚变黄后进行,一般分3-4次收完。

紫甘蓝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是关键。应注意及时喷药,防止幼苗遭受病虫害的损伤。在制种过程中,选择叶球紫红艳丽,茎盘短,节间小,外叶少,包球早,结球紧实,无病虫害及裂球现象的植株为采种株,严格淘汰不符合本品种特征特性的病劣杂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97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