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甜竹笋种植技术要点,关注土壤、水分、光照等环境因素

甜竹笋,作为一种生长迅速、投资回报高的竹类经济作物,深受种植户喜爱。只是,要想实现甜竹笋的高产,离不开对土壤、水分、光照等环境因素的精准把握。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这些关键环节,助您轻松实现甜竹笋的高产梦想。

甜竹笋种植技术要点,关注土壤、水分、光照等环境因素

一、土壤选择与处理

甜竹笋的种植土壤应以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pH值在5.5-6.5之间的红壤土为宜。在种植前,需对土壤进行深翻、平整,并施入适量的有机肥,如绿肥、土杂肥或火烧土,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改良土壤结构。

二、水分管理

甜竹笋喜湿润环境,但忌水涝。在种植过程中,要确保土壤湿润,但又要防止积水。具体管理方法如下:

  • 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遇晴天每隔3~5天浇水一次。
  • 雨天要做好排水防渍工作,防止土壤积水。
  • 在高温干旱季节,需适当增加浇水次数。

三、光照与通风

甜竹笋对光照要求较高,应选择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块进行种植。在生长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 合理密植,保持植株间有一定的通风透光空间。
  • 及时修剪过密枝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 在高温季节,采取遮荫措施,降低气温,减少水分蒸发。

四、病虫害防治

甜竹笋在生长过程中易受到病虫害的侵扰。

病虫害 症状 防治方法
竹叶枯萎病 叶片发黄、枯萎 及时清除病叶,减少病原菌传播;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竹笋蝇 笋尖被咬食,形成空洞 采用生物防治,如释放天敌;合理施肥,提高植株抵抗力。
笋瘟病 笋尖变黑、腐烂 及时清除病笋,减少病原菌传播;加强田间管理,保持土壤疏松,减少病害发生。

五、收获与加工

甜竹笋一般在种植后1.5-2年即可收获。收获时,选择生长健壮、笋尖饱满的竹笋进行挖掘。收获后的甜竹笋,可进行初加工,如剥壳、清洗、切片等,然后晒干或进行其他加工处理。

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是甜竹笋成功种植的第一步。丰顺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加之土壤肥沃,这里成了甜竹笋的理想种植地。根据地形和土壤条件,规划竹园时,一般采用6米×3米的株行密度,每亩种植37株。山坡地可适当减少穴数,而在条件良好的环境下,则可尝试宽行密植法,即6米×2.5米的规格,每亩种植更多,以提高产量。

甜竹笋种植技术要点,关注土壤、水分、光照等环境因素

二、栽植技术:幼竹斜植,提高成活率

栽植甜竹笋时,采用幼竹与地面约成25度的斜植法,比直位栽法更有利于减少日光直晒和水分蒸发。每节都能接近土壤,竹节上的侧芽有发芽机会,从而提高成活率。栽植后,留一节在土表,并在土端竹杆内灌水,有助于提高成活率。植后一个月左右,如萌发新芽,可用1%尿素水溶液进行追肥,促进竹笋生长。

甜竹笋生长过程中,水分管理至关重要。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晴天每隔3~5天浇水一次,雨天要做好排水防渍工作。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竹笋的生长。因此,合理的水分管理是确保甜竹笋高产的关键。

四、光照条件:充足光照,促进生长

甜竹笋需要充足的光照才能正常生长。在种植过程中,要确保竹园内光照充足,避免树木或其他遮挡物影响光照。充足的光照有助于提高竹笋的产量和品质。

甜竹笋生长过程中,科学追肥同样重要。每隔3~4个月追肥一次,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每穴施复合肥0.5公斤,结合中耕除草培土进行。追肥时要根据竹笋的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状况进行合理调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97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