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虹鳟鱼病毒性出血败血病是一种严重危害虹鳟鱼健康的病毒性疾病

一、病因

虹鳟鱼病毒性出血败血病是由弹状病毒科中的艾格特维德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疾病。该病毒主要通过水源传播,感染2周龄以内的幼鱼。

虹鳟鱼病毒性出血败血病是一种严重危害虹鳟鱼健康的病毒性疾病

二、症状

  • 急性期:体色变黑,死亡量大,鳃苍白有出血点,眼周可见出血点,体内脂肪组织、生殖腺、肌肉、肠系膜有出血点,肝脏色淡,肾脏变薄充血。
  • 慢性期:死亡下降,体色更黑,眼严重外突,贫血更加严重,鳃及肝脏显示严重贫血,鳔及肾脏肿大,腹腔充满积液。
  • 神经型:病鱼作旋转运动,有时急剧挣扎后沉底。

三、传播途径

四、流行情况

该病主要流行于欧洲,危害虹鳟及溪鳟。亚洲及美洲未发现。该病在水温10~15℃流行,10℃以下及15℃以上发病较少,而且病较轻,死亡率低。

五、预防措施

  • 建立独立的水体进行产卵、孵化,便于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 发病池可提高水温控制病情发展。
  • 禁止从发病区运出鱼及卵。
部位 症状
体表 出血点,色泽变黑
苍白,出血点
肝脏 色淡,坏死
肾脏 充血,变薄
其他 腹腔积液,内脏出血

病毒性出血败血病的识别与诊断

虹鳟鱼病毒性出血败血病是一种影响虹鳟鱼苗和幼鱼的严重病毒性疾病。在发病初期,鱼只可能会出现游动缓慢、食欲减退等症状。通过观察鱼体的外观,如体色变黑、鳃部出血点以及眼周出血等,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感染了VHS。确诊需要取样病鱼的组织进行病毒分离,并通过抗血清中和试验及荧光抗体试验进行鉴定。

虹鳟鱼病毒性出血败血病是一种严重危害虹鳟鱼健康的病毒性疾病

案例时间:2023年3月,地点:甘肃省陇南市文县。

VHS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预防措施尤为重要。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控: 1. 禁止从发病区运出鱼及卵。 2. 建立独立的水体进行产卵、孵化和鱼苗培育,便于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3. 发病池可提高水温来控制病情的发展。 4. 加强鱼只健康管理,提高鱼只的抗病能力。

未来展望

因为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有望研发出针对VHS的有效疫苗和治疗方法。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共享防控经验,对于应对VHS具有重要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97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