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县试种车厘子,探索脱贫致富新路径
车厘子,这个在台湾、广东及香港被直译的词语,源自欧美,以其艳丽的色泽、甜美的滋味、美观的外形和便捷的食用方式,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在城口县,这种果实正成为当地探索脱贫致富新路径的亮点。
年份 | 车厘子种植面积 | 产量 | 产值 |
---|---|---|---|
2007年 | 50亩 | 5000斤 | 50万元 |
2013年 | 200亩 | 2万斤 | 200万元 |
2023年 | 300亩 | 3万斤 | 300万元 |
目前,城口县上市的车厘子主要种植在暖棚内。别小看这4000斤的产量,这里的车厘子凭借其良好的品质和极佳的口感,售价最高可达150元每斤,供不应求。因为产量的逐年增加,小小的车厘子已成为“致富果”,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一条新路径。
董锡平是当地一位种植车厘子的农民,他表示:“我计划进一步扩大车厘子种植规模,带动更多村民共同致富。”
近年来,市农科院在栽培技术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他们改良树型以增产提质、培育休眠期更短的大樱桃品种以提早上市,还探索试验了多种栽培模式。
城口县属北亚热带山地气候,年均日照时数1534小时,早晚温差大,非常适合车厘子的种植要求。为此,我县于2007年开展以樱桃树为砧木嫁接车厘子试验,并获得一定成功。为迅速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种植效益,2013年我县从陕西直接引进了车厘子嫁接脱毒树苗及栽种技术,在坪坝镇建立车厘子科技创新示范园。
在示范园中,先后试种了十多个品种,通过品种性状观察试验,择优选择了早大果、美早、红灯、艳阳等适宜我县自然条件的早、中、晚熟优质车厘子品种,建立了300余亩的车厘子科技示范种植基地。
今年5月,基地有50余亩开始挂果,采摘约1000公斤,销售均价达80元/斤。果实成熟期间,一颗颗车厘子挂满枝头,其色泽红艳光洁,外形玲珑剔透,吸引了不少市民拍照游玩、驻足观赏采摘,倍受消费者喜爱。预计明后年,该园车厘子将陆续丰产上市。
车厘子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带动农民增收更有后劲。
下一步,我县将适度扩大基地规模,进一步探索车厘子栽培管理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机制体制,拓展市场营销渠道,全力打造集旅游观光、果实采摘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农业综合开发园区,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刚刚说了城口县试种车厘子,探索脱贫致富新路径。,现在继续说车厘子种植助力城口脱贫,新路径显成效。。
城口县,一个位于重庆市东北部的山区县,近年来凭借车厘子种植,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径。这里年均日照时数长达1534小时,早晚温差大,为车厘子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嫁接技术:车厘子种植的突破
创新示范,引领产业发展
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朱恒,一名从贫困走向致富的典型返乡创业大学生,在得知种植车厘子效益可观后,决定回乡发展车厘子产业。他充分利用当地气候、土壤等优势,大力发展车厘子种植,努力增收致富,成为当地致富带头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