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紫甘蓝丰收,20亩地收成满满

今年,石国强夫妇在宜良县租了20亩地种植紫甘蓝,原本以为丰收的季节能带来丰厚的收入,只是,由于市场问题,他们却一筹莫展。

紫甘蓝丰收,20亩地收成满满

丰收的喜悦与无奈

石国强说:“我们种植紫甘蓝已经很多年了,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现在,紫甘蓝的价格只有0.3-0.4元/公斤,而且根本无人问津。”

寻找市场的艰辛

为了寻找市场,石国强夫妇四处奔走,联系蔬菜经销商,但效果并不理想。由于运费和人工费高昂,他们只能选择将部分紫甘蓝倒掉,这无疑增加了他们的损失。

行业现状与反思

紫甘蓝滞销的情况并非个例,许多农民都面临着类似的困境。这反映出我国农业产业在市场对接、品牌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业内人士指出,要解决这一问题, 要加强农业产业的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避免盲目种植。要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案例来源与时间节点

案例来源 时间节点
《经济参考报》2022年3月31日 2022年
《春耕生产有序有力,政策连发保粮食丰收》 2022年


紫甘蓝丰收,20亩地收成满满,却因市场问题,一棵未售。的内容已结束,现在切换到紫甘蓝滞销,探索市场新出路。

紫甘蓝滞销,农民心急如焚

石国强夫妇种菜已有多年,但今年紫甘蓝的滞销让他们倍感压力。石国强说:“往年蔬菜批发商都会上门收购,但今年却没有人愿意来。我们只能自己寻找销路,但效果并不理想。”据统计,目前石国强夫妇滞销的紫甘蓝约有70吨,如果再找不到买家,这些蔬菜可能会烂在地里。

紫甘蓝丰收,20亩地收成满满

市场变化,寻找新出路

面对紫甘蓝滞销的现状,石国强夫妇意识到,必须寻找新的销售渠道。他们开始关注线上市场,尝试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紫甘蓝。同时,他们还联系了当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希望能够将紫甘蓝加工成蔬菜干或其他产品,拓宽销售渠道。

政府支持,共渡难关

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石国强夫妇得到了一些政策扶持。当地农业部门为他们提供了市场信息,帮助他们了解市场需求,寻找合适的买家。此外,政府还鼓励企业收购滞销农产品,帮助农民渡过难关。

创新营销,拓宽销路

未来展望,信心满满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面对市场变化,农民们需要积极创新,寻找新的销售渠道,以应对滞销困境。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给予农民更多支持,共同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96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