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泥鳅养殖过程中,病害和敌害是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泥鳅,作为一种营养价值丰富的水产品,其养殖产业在我国蓬勃发展。只是,病害和敌害的存在,往往成为制约泥鳅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

泥鳅养殖过程中,病害和敌害是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泥鳅养殖的敌害

泥鳅养殖过程中,敌害主要包括蛙类、蛇、水生昆虫、鸟类及凶猛性鱼类等。为了有效清除这些敌害,养殖户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 池塘的进、排水口要用密网拦滤,防止野杂鱼进入。
  • 经常清除池边杂草,以防蛙类侵入,发现蛙类及时捕捉,蛙卵及时捞除。
  • 对水蜈蚣、红娘华,可用95%的晶体敌百虫按0.5~1mg/L兑水全池泼洒。
  • 水蛇可用硫黄粉来驱赶,每亩用硫黄粉1.5kg撒在池堤四周。
  • 发现水鸟及时驱赶。
病害 症状 防治方法
泥鳅打印病 病灶红肿,多呈圆形或椭园形 用1mg/L的漂白粉或2~4mg/L的五倍子溶液全池泼洒
泥鳅寄生虫病 病鳅离群独游,摄食减少,鱼体瘦弱 先用90%的晶体敌百虫0.5mg/L或0.7mg/L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杀虫药用后第二天或隔天再用0.3mg/L的二氧化氯溶液全池泼洒,进行水体消毒
泥鳅水霉病 病鳅体表附着白色或类白色棉絮状物 捕捉、运输泥鳅时,小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感染;鱼体感染此病时,用3%的食盐水溶液浸洗病鱼5~10min,对发病鱼池用4%的食盐水和4mg/L的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
泥鳅赤皮病 鳍和腹部等皮肤呈灰白色,肛门冲血发红,肌肉溃烂 避免鱼体受伤,全池泼洒1mg/L的漂白粉或0.3mg/L的二氧化氯溶液

病害与敌害的综合防控策略

  • 加强水质管理,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
  • 科学合理投喂,提高泥鳅的抗病能力。
  • 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病害和敌害。
  • 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
泥鳅养殖过程中,病害和敌害是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病害是泥鳅养殖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常见病害包括水霉病、赤皮病、打印病、寄生虫病及其它生物敌害。预防措施包括定期使用漂白粉或生石灰进行水体消毒,以及合理控制放养密度和投喂量。一旦发现病害,应及时采取措施。例如,泥鳅打印病可用1mg/L的漂白粉或2~4mg/L的五倍子溶液全池泼洒;寄生虫病则需先用敌百虫或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进行杀虫处理,随后用二氧化氯溶液进行水体消毒。

稻鳅共生养殖是一种新型养殖模式,通过充分利用稻田的生态资源,实现水稻种植与泥鳅养殖的有机结合。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水稻产量,还能增加泥鳅的养殖效益。具体操作中,需加强田间工程建设,如加高加固田埂、提高水位、建造鱼沟鱼凼等,并选择分蘖力强的水稻品种。此外,还要注意合理投饲增肥,以实现稻鳅共生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泥鳅养殖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显著等特点,是当前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特种水产养殖、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以某地区为例,泥鳅养殖的转化率提升比例达到30%,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只是,病害问题仍然制约着泥鳅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

面对泥鳅养殖病害频发的现状,未来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控:一是加强病害监测,提高病害预警能力;二是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三是加强科研攻关,研发新型病害防控技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96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