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稻田套养小龙虾,一种结合水稻种植与小龙虾养殖的生态农业模式

近年来,因为农业产业的不断升级,一种新型的生态农业模式——稻田套养小龙虾,逐渐受到广泛关注。这种模式将水稻种植与小龙虾养殖相结合,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稻田套养小龙虾,一种结合水稻种植与小龙虾养殖的生态农业模式

一、稻田套养小龙虾的优势

优势 描述
生态环保 稻田套养小龙虾,不使用化学肥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增加收入 稻田套养小龙虾,亩产值可达1万元以上,为农民增收提供新途径。
高效利用土地 稻田套养小龙虾,无需额外土地,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1.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 选择合适的稻田:选择水质良好、水量充足、保水能力较强的田块。
  • 开挖环形虾沟:在稻田中开挖环形虾沟,宽2-4米,深1.2米。
  • 施足基肥:在插秧前施入腐熟的有机农家肥,达到肥力持久长效的目的。
  • 移栽水生植物:在环形虾沟内栽植轮叶黑藻、金鱼藻等沉水性水生植物,增加氧气供应。
  • 放种虾模式:在中稻收割前1个月左右,投放经挑选的小龙虾亲虾。
  • 放幼虾模式:往稻田中投放离开母体后的幼虾,每亩投施量为1万-1.5万只。

3. 田间管理

  • 晒田:水稻晒田时,注意小龙虾的异常反应,及时注水。
  • 稻田施肥:每月施用生物复合肥或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
  • 水稻施药:避免使用对小龙虾有害的杀虫剂,选择高效低毒的无公害农药。
  • 防逃、防敌害:设置防逃设施,清除田内敌害生物。

4. 收获上市

  • 捕捞方法:采用虾笼、地笼等工具进行捕捞。
  • 捕捞时间:从4月中旬开始,一直至5月底、6月初中稻田整田前。

三、案例分析

海门市临江新区对水稻小龙虾新型种养模式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亩产250公斤左右,虾亩产150公斤左右,亩效益达1万元以上,明显高于水稻单一种植或小龙虾单一养殖效益。

稻田套养小龙虾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掌握稻田套养小龙虾的养殖技术,有助于农民朋友实现农业产业升级,增加收入。因为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稻田套养小龙虾有望成为一种具有广泛推广价值的农业模式。

稻田套养小龙虾,一种结合水稻种植与小龙虾养殖的生态农业模式

这种模式的出现,源于我国农民的智慧和对农业发展的不断探索。在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中,土地的利用率并不高,而稻田套养小龙虾则能有效提高土地的产出。

在开始稻田套养小龙虾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要选择合适的水稻田,确保水质良好、水量充足、排水方便。要规划好稻田的布局,包括环形虾沟和田间沟的设置。此外,还要做好清沟消毒、施肥等工作。

放虾前7-10天,向稻田环形虾沟中注水20-40厘米,然后施肥培养饲料生物。一般结合整田每亩施有机农家肥100-500千克,并均匀施入稻田中。农家肥肥效慢、肥效长,施用后对小龙虾的生长无影响,还可以减少日后施用追肥的次数和数量。

小龙虾的放养是稻田套养模式的关键环节。选择健康的虾苗是确保养殖成功的前提。一般亲虾雌雄个体都要求附肢齐全、无损伤,体格健壮,活动能力强。

放虾前10-15天,清理环形虾沟和田问沟,除去浮土,修整垮塌的沟壁。每亩稻田的环形虾沟用生石灰20-50千克,或者选用杂鱼净,对环形虾沟和田问沟进行彻底清沟消毒,杀灭野杂鱼类、敌害生物和致病菌。

在小龙虾养殖过程中,田间管理至关重要。每天早晨和傍晚坚持巡田,观察沟内水色变化和虾的活动、吃食、生长情况。田问管理的主要工作为晒田、稻田施肥、水稻施药、防逃、防敌害等。

在投放种虾这种模式中,小龙虾亲虾的选择很重要。选择小龙虾亲虾的标准如下:个体大,雌雄个体都要在35克以上,最好雄性个体大于雌性个体。亲虾离水时间要尽可能短。

经过精心养殖,小龙虾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在4月中旬-5月下旬,采用虾笼、地笼起捕,效果较好。下午将虾笼和地笼置于稻田虾沟内,每天清晨起笼收虾,最后在整田插秧前排干田水,将虾全部捕获。

稻田饲养小龙虾,其敌害较多,如蛙、水蛇、黄鳝、肉食性鱼类、水老鼠及一些水禽等,除放养前彻底用药物清除外,进水口进水时要用20目纱网过滤;平时要注意清除田内敌害生物,有条件的可在田边设置一些彩条或稻草人,以便恐吓、驱赶水禽。

稻田套养小龙虾的成功实践,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模式将在我国各地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农民带来更多的收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96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