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淡水白鲳口腔下颌疖是常见疾病,影响生长和成活率

在淡水养殖领域,淡水白鲳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广受欢迎。只是,一种名为口腔下颌疖的常见疾病,却常常给养殖户们带来不小的困扰,不仅影响鱼类的生长速度,还可能降低成活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淡水白鲳口腔下颌疖是常见疾病,影响生长和成活率

病因揭秘:病原菌与水质问题

据专家分析,淡水白鲳口腔下颌疖的病原菌尚未明确分离鉴定。但普遍认为,颗粒饲料中的肉渣和油酱在长期贮存过程中氧化变质,以及水质恶化是引发该病的主要条件。

症状详解:摄食量下降,游动缓慢

患病鱼类的典型症状包括摄食量下降,游动缓慢,反应迟钝。有时会出现痉挛现象。在口腔内下颌上,病鱼会出现疖疮,这些疖疮的生疖部位一致,有的红肿隆起,有的溃疡,有的下颌底面沿口缘也有绿豆大小的疖疮。部分病鱼腹部胀满,腹部鳞片被撑开,手触似锉,剖开有大量腹水。

预防措施:水质与饲料双重把关

为了预防口腔下颌疖的发生,养殖户们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 保持良好水质:定期更换池水,确保水质清新。
  • 不喂氧化变质饵料:选择优质的饲料,避免长期储存饲料导致氧化变质。

治疗方法:综合施策,标本兼治

一旦发现病鱼,应及时采取以下治疗方法:

  1. 更换部分池水,用1毫克/升漂白粉全池泼洒。
  2. 用8毫克/升土毒素药液浸洗病鱼15分钟。
  3. 必要时,注射青霉素,每千克体重用量5万~9万单位。

案例分析:山东枣庄市水产站与市淡水养殖试验场

流行与危害:大规格鱼易感,死亡率高

该病目前主要见于大规格鱼,一般发生于7—8月,病程10日左右,发病率超过30%,死亡率高。混养的鲢鱼、草鱼不发病。

关注细节,确保养殖成功

淡水白鲳口腔下颌疖虽是常见疾病,但只要我们关注细节,做好水质和饲料管理,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就能降低该病对养殖的影响,确保养殖成功。

疾病名称 症状 预防措施 治疗方法
口腔下颌疖 摄食量下降,游动缓慢,口腔内下颌上出现疖疮 保持良好水质,不喂氧化变质饵料 更换池水,使用漂白粉或土毒素药液浸洗,注射青霉素

案例背景:白鲳口腔下颌疖的困扰

淡水白鲳口腔下颌疖是常见疾病,影响生长和成活率

症状描述:病鱼的痛苦与养殖户的无奈

治疗措施:及时干预,减轻损失

针对口腔下颌疖的治疗,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更换部分池水,用1毫克/升漂白粉全池泼洒;用8毫克/升土毒素药液浸洗病鱼15分钟;必要时,注射青霉素,每千克体重用量5万~9万单位。这些治疗措施有助于减轻病情,减少损失。

预防策略:从源头把控,防患于未然

预防口腔下颌疖,关键在于保持良好水质和不喂氧化变质饵料。具体措施包括定期更换池水,控制饲料质量,保持水质清洁,避免饲料长时间存放等。通过这些预防措施,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口腔下颌疖的发生。

案例:实践中的经验与启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96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