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杨树黑星病广泛分布,严重危害杨树生长

一、杨树黑星病的分布

杨树黑星病,一种常见的林木病害,在我国广泛分布。主要分布于北京、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陕西、新疆等省。该病害不仅在我国,还在亚洲其他国家如日本、韩国等地均有分布。

杨树黑星病广泛分布,严重危害杨树生长

杨树黑星病对杨树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了严重危害。主要危害青杨类树种,如川杨、卜氏杨、小叶杨、青杨、苦杨和密叶杨等。具体表现为:

  • 叶片提前脱落、枯焦或嫩梢枯死。
  • 嫩叶生病,变黑扭曲,很快枯死。
  • 老叶生病,常形成圆形斑点,叶正面病斑黄色,中央渐变褐色或黑褐色,病斑四周有一圈黄色晕环,叶背面病斑中,长有一层灰绿色的霉。
  • 嫩枝、叶柄、叶脉生病,形成长条状的病斑,嫩梢生病常变黑下垂,枝叶皆枯,好似沸水烫过一样。

斑点黑星菌是该病的病原菌,其形态如下:

分生孢子 形态描述
分生孢子生在病斑的两面,叶背较多,呈暗橄榄绿色到黑绿色。 分生孢子密挤排列成一层,单胞,不分枝,短粗,近顶部有一环痕,18~24μm×12~18μm。
正椭圆形,单胞,少数有一隔,12~21μm×6~8μm。 有性阶段在越冬后的病落叶上形成。子囊壳埋于叶中,孔口外露,喙的四周长有刚毛数根。
子囊壳120~165μm。 子囊棍棒形或圆柱形,60~85μm×12~16μm,内有子囊孢子8个。
子囊孢子双胞,一个细胞小,占全孢子长的1/3,15~18μm×6~9μm。 子囊孢子双胞,一个细胞小,占全孢子长的1/3,15~18μm×6~9μm。
  • 苗圃地四周不要有青杨派树木。
  • 用插条育苗。
  • 放叶后喷药防治,用多菌灵1:500~800倍液,或用代森锌,粉锈宁均可,粉锈宁可兼治锈病。
  • 造林地 进行苗木检疫,不用有病的苗木。
  • 幼林及时修剪下部枝条孽条,保证林内通风透光。
  • 重病区造林用96派树种。

五、案例分享

1960年乌鲁木齐南山八一农学院实习林场密叶杨种子育苗,因黑星病当年死苗60%,第二年陆续死亡。这一案例表明,杨树黑星病对苗木生长的影响极大。


杨树黑星病广泛分布,严重危害杨树生长。的部分讲完了,接下来看杨树黑星病:杨树种植者需警惕!。

杨树黑星病广泛分布,严重危害杨树生长

病害肆虐,杨树生长遭受重创

深入解析,病害的源头与传播

杨树黑星病主要依靠分生孢子或菌丝在病枝条上越冬,翌年春季通过风、雨水等途径传播。在新疆天山中部林区,该病的发生与湿度关系密切。湿度大、早春低温持续时间长,是该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实生苗比插条苗发病重,新疆平原地区很少发生此病。

因地制宜,防治措施是关键

针对杨树黑星病的防治,采取以下措施至关重要。选择适宜的树种和品种,如96派、胡杨派的树种具有较高的抗病性。加强苗木检疫,避免使用有病的苗木。在造林过程中,及时修剪下部枝条孽条,保证林内通风透光。此外,使用多菌灵、代森锌等农药进行喷雾防治,可有效抑制病害的发生。

未来展望:杨树种植者的责任与担当

杨树黑星病的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杨树种植者共同努力。面对这一挑战,我们要提高警惕,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保护好这片绿色的家园。只有这样,才能让杨树在我国的森林中继续繁茂生长,为人类带来福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96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