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耳大富路:讲述一个普通木耳如何走上致富之路的故事
在秦岭的深处,一片片看似普通的木耳,正悄然改变着许多农户的命运。它们,就是那小小的木耳,如何一步步走上致富之路,让我们一探究竟。
传统木耳产业的困境
长期以来,木耳种植在秦岭山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只是,传统的木耳种植方式产量低,销量少,使得这片深山中的木耳“养在深山人不知”。
为了破解木耳产业的困境,柞水县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将木耳产业确定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近年来,因为科技的加持,小木耳逐渐变成了大产业。
王玉宝的木耳种植之路
王玉宝,一个普通的木耳种植户,他购置了木材粉碎机、制菌箱、菌袋架等设备,投资200多万元,从外地聘请技术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通过深入研究,他出一套木耳栽培种植的新方法,大幅度提高了木耳生产水平。
年份 | 投资金额 | 产量 | 产值 |
---|---|---|---|
2019年 | 200万元 | 20万袋 | 30万元 |
2020年 | 无新增投资 | 40万袋 | 60万元 |
2021年 | 无新增投资 | 60万袋 | 240万元 |
因为木耳产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来到这片充满生机的热土。他们的出现,不仅带来了全新的视野和崭新的技术,也让木耳产业升级加快了前进的脚步。
王玉宝的合作社已经吸纳了40多户农户入股,为附近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每年装袋、摆袋、采摘和晾晒期间都要雇用多名临时工,每名临时工年收入近万元。
木耳,这个小小的食材,正成为许多农户脱贫致富的金钥匙。从秦岭深处到全国各地,木耳产业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改变着无数人的生活。
在解决了小木耳大富路:讲述一个普通木耳如何走上致富之路的故事。的问题后,我们可以安心推进木耳致富新路径:科技赋能,市场拓展。
在秦岭深处,有一片被誉为“木耳宝地”的柞水县。这里的村民,凭借一双手和一颗勤劳的心,将小木耳种成了致富的希望。陈庆海就是其中一位受益者,他的小木耳种植基地,如今成为了当地脱贫致富的新路径。
市场拓展:木耳销往全国
为了拓宽木耳的销售渠道,王玉宝与牡丹江市全国木耳批发市场保持长期联系。他生产的木耳,除少量在本地销售外,其余全部批发该市场。去年,他的合作社纯收入达60多万元,今年预计年产值240万元、年纯利润70多万元。
中阳县的小木耳,色泽黑、肉质厚、口感好、品质优,营养成分高于普通木耳,成为了农民脱贫致富的金钥匙。近年来,当地靠着发展蔬菜大棚、木耳种植等特色农业,带领百姓逐步脱贫,走上了致富路。
从1862年清同治年间开始,延边地区种植黑木耳的历史已有150多年。黑木耳产业将继续传承与创新,为当地农民带来更多致富机会。正如王玉宝所言:“小木耳种出了大希望,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