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镇毛木耳产业面临瓶颈,亟待壮大发展
因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清河镇毛木耳产业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只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产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瓶颈问题,亟待通过创新和优化来推动其壮大发展。
一、清河镇毛木耳产业现状
清河镇位于我国北方,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适宜毛木耳的生长。近年来,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毛木耳产业的发展,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引进等措施,使毛木耳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年份 | 产量 | 产值 |
---|---|---|
2016 | 5000 | 2000 |
2017 | 7000 | 3000 |
2018 | 9000 | 4000 |
2019 | 12000 | 5000 |
二、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技术瓶颈:毛木耳种植技术相对落后,导致产量和品质难以提升。
- 市场风险:毛木耳市场波动较大,价格不稳定,给种植户带来一定风险。
- 产业链不完善:毛木耳产业链条较短,附加值较低,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优化发展策略:
- 加强技术创新:引进先进种植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
- 拓展销售渠道: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降低市场风险。
- 完善产业链条: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形成规模效应。
四、具体实践案例
1. 案例一:某合作社引进先进种植技术,使毛木耳产量提高20%,品质得到显著提升。
先理解了清河镇毛木耳产业面临瓶颈,亟待壮大发展。,再来看清河毛木耳产业:创新突破,拓展市场新路径。
破解发展难题,绿色产业焕发新生
清河毛木耳产业曾面临诸多挑战,如传统种植模式效率低下、市场拓展受限等。为了破解这些难题,当地政府和企业积极探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加大环保投入,治理传统小锅炉,降低污染;另一方面,借助科技力量,探索废料再利用,实现绿色生产。
具体来看,清河镇在田庙村、赵店村新上日产10万菌袋的大型无污染锅炉2台,并设置大型菌袋回收点3个,联合生物发电等企业进行废料回收,有效避免了次生污染。
在销售模式方面,清河镇积极引导毛木耳经营主体发展电子商务,充分利用京东商城、阿里巴巴、淘宝等知名电商平台,打造清河特色农产品商城。同时,加快建设清河农产品数据化智能供应链平台,拓展网购网销渠道,推动农业“电商换市”。
例如,张华旭所在的合作社产值已达到一年6000多万元,下一步计划进行食品深加工,通过种植户+合作社+加工厂的模式,让毛木耳产业发展壮大。
加强合作,共谋产业未来
为了进一步推动毛木耳产业发展,清河镇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理思路,重扶持,形成以赵店为中心辐射14个行政村的3000余亩毛木耳种植基地,组建专业合作社12家,年生产毛木耳干菜能力突破1000余万公斤,成为全国五大毛木耳产业基地之一。
在“建功鱼台发展,我该怎么办”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清河镇围绕确立的“特色产业兴镇,特色产业富民”的目标,不等不靠,不断加大扶持,推动了毛木耳特色产业的发展。
创新种植模式,提升产业竞争力
在种植模式方面,清河镇不断加大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种植模式,并积极探索毛木耳标准化大棚建设,形成“上有光伏发电,下有毛木耳种植”的新型种植模式。
目前,以刘楼、赵店、杨口为中心的700亩标准化大棚建设前期筹备工作正陆续开展。此外,清河镇积极探索由课堂到田间的培训模式,由镇农业服务中心牵头,联合邀请部分高校、县农业局相关专家到村、到田间、到种植大棚内进行培训,提高种植户的技术水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