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缙云茭白精品园套种丝瓜新模式栽培成功
简介:探索农业新模式,提升产量与收入。本文深入解析浙江缙云县茭白套种丝瓜的立体高效种植模式,带您走进这场农业变革的前沿。
创新模式:茭白套种丝瓜,效益翻倍
近年来,浙江缙云县昊禾茭白专业合作社在农业创新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他们尝试了双季茭套种丝瓜的新模式,这一创新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更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数据显示,去年双季茭白套种丝瓜后,亩收入超1.5万元,每亩田能增收4000元,合作社负责人王斌对此乐此不疲:“200亩茭白增收80万元,这真是农业发展的新方向!”
这一创新模式的具体做法是:利用大棚双季茭棚架设施,在4至10月套种一期丝瓜。丝瓜采用土墩栽培,每亩360株,5月下旬瓜蔓引藤上架,7月中下旬秋茭移栽时丝瓜藤蔓已基本爬满棚架,为茭白提供遮阴效果,缓解高温对茭白生长的影响。
丝瓜从7月开始采收,一直延续至10月上旬,丝瓜采收结束并拉蔓下架,10月中旬秋茭开始采收。这种立体种植模式实现了互利共生,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还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技术支持:无人机助力高效管理
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技术支持至关重要。缙云县五羊湾果蔬专业合作社利用无人机进行施肥,提高工作效率。合作社负责人李春萌表示:“现在人工成本越来越高,用无人机可以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五羊湾果蔬专业合作社共有1000多亩茭白田,依照传统栽种模式,一亩地的人工成本约为2000元,而采用无人机施肥后,成本降至1000元左右,效率提高了近一倍。
案例分析:从实践看效益
年份 | 种植模式 | 亩产量 | 亩产值 |
---|---|---|---|
2015 | 传统茭白种植 | 1500 | 12000 |
2016 | 茭白套种丝瓜 | 1600 | 15000 |
2017 | 茭白套种丝瓜 | 1700 | 18000 |
从表中可以看出,茭白套种丝瓜模式在提高亩产和亩产值方面具有显著优势。2017年,亩产值相比2015年增长了50%,充分证明了这一模式的可行性。
创新模式引领农业发展新趋势
在浙江缙云,茭白作为主栽蔬菜品种,常年种植面积达3700hm²。只是,传统的茭白田套种模式,如水芹、蕹菜等,往往占用茭田平面空间,影响茭白产量。为打破这一局限,昊禾茭白专业合作社大胆尝试,引进了双季茭套种丝瓜的立体种植模式。
高效立体种植,双重收益显著
丝瓜的引入,不仅为茭白提供了遮阴,还增加了收入来源。据统计,今年套种白皮丝瓜面积200多亩,预计亩产3000多斤,可实现丝瓜亩产值4000元。丝瓜的采收期从7月开始,一直延续至10月上旬,为合作社带来了稳定的收入。
技术赋能,助力农业稳产增收
在缙云县,像昊禾茭白专业合作社这样的创新实践并不少见。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推广新技术、新设备,助力农业生产,实现稳产增收。
未来,因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推广,立体种植模式将在更多地区得到应用,为农民带来更多收益,助力我国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