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带石斑鱼池塘养殖技术,探讨高效养殖方法
斜带石斑鱼,又称青斑,是石斑鱼养殖中的佳品。本文将深入探讨池塘养殖斜带石斑鱼的技术要点,旨在为养殖户提供高效养殖方法。
一、种苗来源与养殖池准备
选择优质的种苗是养殖成功的第一步。2005年3月10日,我们购入了2500尾平均长度为4.0厘米的斜带石斑苗,平均分入室内池A及池B。
养殖池 | 面积 | 深度 | 增氧设备 |
---|---|---|---|
室内池A | 40平方米 | 1.0米 | 鼓风机通过气石增氧 |
室内池B | 40平方米 | 1.0米 | 鼓风机通过气石增氧 |
室外池1号 | 40平方米 | 1.8米 | 水车式增氧机 |
室外池2号 | 660平方米 | 1.8米 | 水车式增氧机 |
室外池3号 | 1300平方米 | 1.8米 | 水车式增氧机 |
养殖过程中,管理至关重要。
- 换水:池塘养殖石斑鱼要勤换水,一般每星期要换水两三次,每次换水量占总量的20%~30%。
- 溶解氧:溶解氧控制在5毫克/升以上。
- pH值:pH控制在7.8~8.3。
- 透明度:透明度要求50厘米。
- 氨氮:总氨氮不得大于0.6毫克/升。
三、投饵管理
投饵要遵循“定时定点,少量多次”的原则。每天投饵两次,上午8点、下午4点。
石斑鱼喜欢在饲料沉降过程中摄食,因此投喂时要极具耐心与细心,一点一点地投。
石斑鱼喜水质清新,因此要加强换水,并定期使用水质改良剂,如光合细菌、芽孢杆菌、沸石粉等。
五、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1、3号池与只投喂冰鲜野杂鱼的2号池的养殖效果比较,在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上有明显优势。
在2005年5月20日,我们开始将石斑鱼苗从室内标粗池移至养成池。这些苗子被均匀分配到了室外3号池和室内1号池及室外2号池。其中,3号池和1号池共容纳了2310尾,标粗成活率为92.4%,平均体重为56.5克;而2号池容纳了1600尾,标粗成活率为90.5%,平均体重为50.3克。为了保证鱼苗的健康成长,我们需要定期进行分池,以避免个体间的互相残杀。
池塘养殖要点
在进行池塘养殖石斑鱼时,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换水池塘养殖石斑鱼需要频繁更换水质,因为石斑鱼饲料为高蛋白类,容易导致水质污染。通常,每周需要换水两到三次,每次换水量占总量的20%-30%。在高温季节,可能需要每2-4天进行一次全池大换水,每次将池水排至仅剩50厘米深,清洗池底,并在必要时消毒。 2. 溶解氧保持溶解氧在5毫克/升以上至关重要。在室内标粗池时,主要通过鼓风机增氧;而在室外池,则使用水车式叶轮增氧机。 3. pH值pH值应控制在7.8-8.3之间。在室外池养殖时,如果pH值偏低,尤其是在暴雨天气,需要适量洒些石灰水,通常每次10克/立方米。
在准备放养石斑鱼苗之前,需要对池塘进行彻底清洗和曝晒,并在放苗前5天用20克/立方米的漂白粉消毒。标粗池移至室外池塘养殖通常在5月下旬,此时天气稳定,水温较高,生长速度加快。养殖周期为200-250天,鱼苗体重可达400-600克/尾。
石斑鱼对饲料的软硬程度、颜色和口味等有较高要求。喜食软颗粒、色浅且明亮的饲料,颗粒过硬则会有吐食现象。从投喂小杂鱼到改喂人工配合饲料需要一段适应期,因此投喂前需要进行摄食驯化。为提高石斑鱼的免疫力,定期在饲料中拌入维C、多维等营养添加剂是非常必要的。
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成功实现了石斑鱼的高效养殖,为我国石斑鱼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