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兰培育技术要点:探讨如何科学种植、养护玉兰
玉兰,又名白玉兰、玉堂春,是木兰科木兰属的落叶乔木。原产于我国安徽、浙江、湖南、湖北、贵州、广东、山西等地区,在北京及以南地区广为栽培。其花色洁白、花大味香,是园林中重要的早春观花树种,深受人们喜爱。与海棠、迎春、牡丹、桂花搭配,寓意吉祥。
一、播种时间
玉兰花最佳的播种时间在每年的3月到5月份,还有8月到10月份。这段时间种子的发芽率最高,长得最好。
步骤 | 操作 |
---|---|
1. | 选择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
2. | 将种子均匀撒在土壤表面,覆土2-3厘米。 |
3. | 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 |
4. | 覆盖遮阳网,避免阳光直射。 |
播种后,每隔7天可用消毒灭菌药物喷洒1次,每隔10天用除虫药物喷洒1次。需要注意的是,杀虫药物用后2小时,要用清水向玉兰的叶面喷洗1次,以免产生药害。
四、植株管理
玉兰植株处于半休眠状态和刚分株上盆时,施用肥料无法吸收。阴雨、空气湿度较大的季节,肥水施用过多,会对兰根增加较重的负担,严重者可伤根败叶,甚至造成死亡。为确保安全,玉兰在休眠期一般不要施肥,刚分株上盆时也不宜在根部施肥。若需要给肥时,则可在晴天下午叶面喷施0.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隔7天喷1次。在喷肥的同时,可混进0.1%的乐果或敌敌畏,以兼治虫害。
五、光照调节
玉兰虽然性喜阴凉通风的环境,但是亦需必要的阳光。若将盆兰常年置于荫蔽处,则叶片会徒长,开花则稀少,兰株各器官会变弱,容易发生病虫害。因此需要合理调节光照,以利其健壮生长。一般青叶品、奇花品及矮种类,春季需要全日照的60%,以后需要50%;线艺兰春季需要全日照的50%,以后需要30%。为调节好光照,花卉生产专业户可采用棚室进行培育,采用阳台式养花的可在其上设置一个活动的塑料布架,需时拉开,不需时合盖,以保证玉兰的正常成长。
六、肥料供给
充足的磷肥可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促进花芽分化,使其早开花、早坐瓜、早成熟。而钾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可以增强植物的抵抗力。因此,在玉兰的种植过程中,要合理施用磷肥和钾肥。
七、病虫害防治
玉兰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病虫害的侵扰。常见的病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白粉病等。防治方法如下:
- 蚜虫:可用1%的洗衣粉水或3%的肥皂水喷洒,每隔5-7天喷1次。
- 红蜘蛛:可用0.3%的阿维菌素或0.5%的多菌灵喷洒,每隔7-10天喷1次。
- 白粉病:可用5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每隔7-10天喷1次。
玉兰是一种美丽的花卉,要想使其茁壮成长,需要掌握科学的种植和养护方法。
刚刚提到了玉兰培育技术要点:探讨如何科学种植、养护玉兰,使其茁壮成长。,下面我们来说玉兰种植:案例解析与未来趋势。
- 准备播种床:选择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深翻晾晒,然后细耙整平。
- 种子处理:播种前,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12小时,捞出晾干。
- 播种: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在播种床上,覆土约1厘米厚。
- 浇水:播种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 修剪:玉兰花生长过程中,要及时修剪枯枝、病枝和过密枝,保持树形优美。
- 施肥:玉兰花喜肥,生长期间每月施一次复合肥,以促进花芽分化。
- 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雨季要及时排水。
- 除草:及时清除杂草,防止与玉兰花争夺养分。
- 病害:玉兰花常见的病害有叶斑病、炭疽病等。发现病叶要及时剪除,集中烧毁,并喷洒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
- 虫害:玉兰花常见的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等。发现虫害要及时防治,可喷洒乐果、敌敌畏等杀虫剂。
- 青叶品、奇花品及矮种类,春季需要全日照的60%,以后需要50%。
- 线艺兰春季需要全日照的50%,以后需要30%。
- 可采用棚室进行培育,或设置活动的塑料布架,以调节光照。
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是玉兰花繁殖的重要方法。在分株前,应停止供水3-5天,待盆中的植料有七八成干时,小心地将兰株与盆土倒出,清除腐根。然后将兰株分成子母莛,用硫磺粉末点之,晾干后上盆。上盆土应用肥沃无菌的新植料,并做到植料护根,根必贴植料,新株向外、毛株向内,深度以兰头露出土面1/3为度。
通过以上方法,相信您一定能培育出美丽的玉兰花,让您的庭院充满春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