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钦州灵山三喜芭乐专业合作社迎来丰收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有一片充满生机的土地,那里孕育着一种独特的果实——芭乐。近日,灵山三喜芭乐专业合作社迎来了丰收的季节,这不仅是对合作社辛勤付出的肯定,更是对芭乐种植新模式探索的最好证明。

钦州灵山三喜芭乐专业合作社迎来丰收

合作社的蜕变之路

三喜芭乐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从最初的几户农户发展到如今的百余家,种植面积超过1000亩。合作社理事长施扬专说:“我们不仅仅是种植芭乐,更是在探索一种全新的农业发展模式。”

年份 种植面积 产果量 年总收入
2011 50 50 150
2015 200 500 1000
2023 1000 700 2100

新模式,新机遇

三喜芭乐专业合作社的种植新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推广新品种:引入高产量、高品质的芭乐新品种,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
  • 科学管理: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确保芭乐的生长环境。
  • 品牌建设:打造“三喜芭乐”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 拓展销售渠道:与大型超市、电商平台等合作,拓宽销售渠道。

成果喜人,未来可期

近年来,三喜芭乐专业合作社的芭乐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施扬专表示:“我们合作社的芭乐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欢迎,还远销海外,成为灵山县的一张名片。”

灵山三喜芭乐:创新种植,甜蜜事业

施扬专,这位合作社的理事长,他的故事从2011年开始。当时,他只是几户种植户中的一员,凭借着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种植技术的钻研,三喜芭乐逐渐在市场上赢得了口碑。

钦州灵山三喜芭乐专业合作社迎来丰收

施扬专本人更是种植了120亩芭乐,每亩产量高达7000斤,按市场价计算,每年的收入超过250万元,成为了当地知名的“芭乐大王”。

芭乐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还带动了农民的增收。为了保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合作社在种植过程中注重绿色转型,确保芭乐的品质。

合作社还与当地的大型超市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天销售量超过1000斤,周末更是高达2000斤。种植基地位于省道310边上,交通便利,吸引了众多过路游客购买,也有慕名而来的游客前来采摘。

技术交流与品牌打造:共同成长

为了提升芭乐的品质和产量,合作社还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并开展技术培训和交流。通过这些努力,合作社的品牌影响力逐渐扩大,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自己富不是富,大家一起富才是真的富。”施扬专这样说道。他的理念,也让合作社的成员们受益匪浅,共同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面对未来,施扬专和他的团队充满信心。他们计划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提升芭乐的品质,打造更加知名的品牌。同时,他们也希望能够带动更多的农民加入合作社,共同分享甜蜜的丰收未来。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创新种植的力量,也看到了合作共赢的美好前景。三喜芭乐,不仅是一种水果,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代表着勤劳、创新和团结的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95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