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虾共生模式:一种利用茭白田养虾
2013年,一种名为“茭白—虾共生种养模式”的农业创新在湖北潜江市渔洋镇排湾村诞生。这一模式巧妙地利用茭白田养虾,实现了生态循环和经济效益的双重丰收。
技术要点:茭白虾共生模式的成功秘诀
技术要点 | 具体内容 |
---|---|
选地 |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较好的低洼地或湖泊。 |
挖沟 | 在冬季对田块四周挖套养沟,沟宽5米,深2米,每个生产单元面积以50亩为宜。田间水位能随时调控。 |
移栽茭白 | 在3月底4月初移栽茭白,移栽前亩施优质农家肥4000kg。 |
品种选择 | 茭白品种选择浙茭2、6、911号,美人茭。 |
投放虾苗 | 适时投放虾苗,保证茭、虾正常生长。 |
渔洋镇湖美人家种养专业合作社830亩“茭白+虾”共生模式,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生态效益。
2013年,该模式在排湾村进行试验,试验面积20公顷,当年试验非常成功。2015年在潜江市渔洋镇排湾村进行示范,示范面积53公顷,示范效果显著。2016年在全市进行推广,面积达到377公顷,667平方米平均纯收入8000元以上。
以茭白产量为例,双季茭每667平方米产量4000公斤,售价3.6元/公斤。
此次“茭鳖共生”新模式就是头陀镇的又一次大胆尝试,旨在打造更多生态循环农业的典范。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低洼地或湖泊作为养殖基地。在冬季,对田块四周进行挖沟,形成套养沟。沟宽5米,深2米,每个生产单元面积以50亩为宜。田间水位能随时调控,确保茭白和虾类的正常生长。
在3月底至4月初移栽茭白。移栽前,每亩施用优质农家肥4000公斤。茭白品种可选择浙茭2、6、911号或美人茭。双季茭的株行距为80厘米×40厘米,亩栽2080株;单季茭的株行距为70厘米×35厘米,亩栽2720株。适时投放虾苗,实现茭白和虾类的共生。
在小龙虾投放前期,每天人工投喂少量麸皮、玉米等辅助饵料,满足其觅食需求。因为茭白田水草茂盛,底栖动物、有机碎屑等资源丰富,小龙虾的饲料需求逐渐降低。同时,茭白田的病虫害较少,无需使用农药,保证了产品的绿色、环保和安全。
茭白采收不宜过早或过迟,以保证产量和商品性。双季茭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采收第一次,产量为2400公斤;10月底至11月上旬采收第二次,产量为1800公斤。单季茭在9月中旬采收,亩产量为2500公斤。
采用“茭白+虾”共生模式,亩产茭白4200公斤,产值16800元;亩产虾150公斤,产值4500元。亩总产值达到21300元。亩纯收入在14000元左右。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茭白虾共生”生态养殖模式在湖北潜江市的成功实践,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模式将在更多地区得到推广应用,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