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日光温室西葫芦栽培,需掌握适宜温度、湿度及施肥技术

西葫芦,又称搅瓜,原产于美洲,因其根系发育和开花结果要求的温度低,栽培管理简单,适应性强,产量高,效益好,近几年在日光温室中备受青睐。

日光温室西葫芦栽培,需掌握适宜温度、湿度及施肥技术

一、日光温室西葫芦栽培技术规程

项目 内容
日光温室建造 确保温室结构稳固,保温性能良好。
栽培环境要求 控制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保证西葫芦正常生长。
土壤管理 选择适宜的土壤,进行科学的土壤管理。
栽培管理 掌握适宜的温度、湿度及施肥技术,提高产量与效益。
病虫害防治 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采收与包装 适时采收,确保西葫芦的品质。

二、适宜温度与湿度

西葫芦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保证西葫芦正常生长的关键。

  • 温度:结瓜期适宜温度白天25℃~28℃,夜间12℃~15℃。
  • 湿度:温室内的空气湿度应控制在60%~70%之间。

三、施肥技术

施肥是提高西葫芦产量的重要手段,

  • 底肥:亩撒施优质农家肥5000kg,过磷酸钙40kg,硫酸钾20kg。
  • 追肥:进入结果期时要保持土壤湿润,第一次浇水时顺水亩追尿素15~20kg。
  • 施肥间隔:一般10~15天浇一次水,如地下水位高,土壤墒情好,浇水间隔时间要延长。

四、案例分析

卢龙县农牧局从1995年开始在刘营乡薛庄村示范推广日光温室深冬茬西葫芦栽培模式,现已在卢龙县发展面积1000亩。该模式深冬茬西葫芦亩产7000公斤,平均售价25元公斤,亩产值17万元。

日光温室西葫芦栽培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技术,掌握适宜的温度、湿度及施肥技术是提高产量的关键。通过科学的管理,相信您一定能在日光温室中收获丰富的西葫芦。

一、品种选择与播种期规划

选择适合日光温室栽培的西葫芦品种至关重要。如早青一代、早丰、金皮西葫芦、新阿太一代、冬玉、早丰王、冬青、冬美等,这些品种耐寒、抗病,生长势强,结瓜性状良好。播种期一般安排在10月上、中旬,确保12月份开始收获,翌年4~5月拔秧。

日光温室西葫芦栽培,需掌握适宜温度、湿度及施肥技术

二、土壤准备与定植技巧

在定植前,亩撒施优质农家肥5000kg,过磷酸钙40kg,硫酸钾20kg,进行深翻整地,深度25~30cm。整地后做成高畦,畦宽1.1~1.2m,高10~12cm,畦面宽80~90cm。在畦面中间开沟深6~7cm,形成两垄式,然后覆上地膜,进行膜下沟灌水。定植时,在垄的中间按株距50cm把地膜切“十”字口,挖穴栽苗,浇足定植水。

三、吊蔓与叶片管理

定植后10~15天,当植株长到7~10片叶时,进行吊蔓。使用塑料编织绳等拴在茎蔓基部,上端拴在温室的棚架上。保持瓜下部有6~7片功能叶,及时摘掉失去功能的老化叶片,叶柄留2~3cm,摘掉茎基部发生的侧枝。

日光温室栽培西葫芦,温度管理是关键。定植后3~5天,白天温度保持在25~30℃,夜间14~15℃。缓苗后,白天温度降至20~25℃,夜间10~13℃。开花结果期,适宜温度为白天19~22℃,夜间10~12℃。同时,通过揭盖保温被、开闭放风口、安装增温补光灯等措施,调节温室内的温湿度,确保西葫芦正常生长。

五、肥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

肥水管理方面,开花前一般不浇水,进入结果期保持土壤湿润。第一次浇水在瓜长到8~12cm时,顺水亩追尿素15~20kg。寒冷季节减少浇水次数,一般10~15天浇一次水。病虫害防治上,采用人工授粉和激素处理相结合,防止落花落果,提高产量。

六、采收与经济效益

以嫩瓜为产品,第一个瓜应早采收,一般在250~300g即可。采收时观察植株长势和结瓜情况,长势弱的瓜更应尽早采收。日光温室生产西葫芦,春节前后上市,能有效补充蔬菜淡季供应,丰富城乡菜篮子,提高菜农经济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95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