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丝瓜产量低,需加强管理提升产量
一、丝瓜的冬季生长特点
丝瓜,作为一种喜强光、耐热、耐湿的蔬菜,在寒冷的冬季,其生长受到极大的挑战。尤其是在深冬时节,丝瓜的产量往往较低,这主要是因为低温和光照不足导致的。
1. 光照管理
深冬丝瓜日照时数少,光照弱,这直接影响了丝瓜的生长发育。因此,要加强光照管理,采取以下措施:
- 及时揭盖草苫,增加光照时间。
- 在棚内安装补光灯,补充光照不足。
- 合理调整棚内作物布局,确保每株丝瓜都能充分接受光照。
为防止低温寒流侵袭,对反季节栽培的越冬茬丝瓜,必须及时做好光照、温度调节。具体措施如下:
- 白天保持棚内气温在24~30℃,最高不超过32℃。
- 夜间保持棚内气温在12~18℃,凌晨短时最低气温不低于10℃。
- 遇到强寒流天气时,棚内绝对最低气温不能低于8℃。
进入持续开花结瓜期后,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进入旺盛期,株体量逐渐增大,产瓜量累计增加,耗水耗肥量也逐渐增大。为满足丝瓜高产栽培对水、肥的需求,采取以下措施:
- 每采收两茬嫩瓜浇一次水,并随浇水冲施腐熟的鸡粪和人粪尿,或冲施腐植酸类型的肥料等。
- 每10天左右浇一次水,用水冲施速效氮钾钙复合肥或有机速效复合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棚田冲施10~12千克。
- 每10天左右叶面喷施一次叶面肥如丰收一号等,调节植株生长。
4. 整枝调蔓
在结瓜初期,要及时抹掉主蔓叶腋间的腋芽,不留侧枝,每株留一根主蔓上吊架。在持续开花结瓜盛期的中期,除利用主蔓结瓜外,还可留2~3节的短侧蔓结瓜。在持续开花结瓜盛期的后期,只将瘦弱的侧枝及早抹去,保护主蔓和保留生长良好的侧蔓生长,让其结嫩瓜2~3条后再摘心,使同一植株上几条侧蔓与主蔓同时结瓜。
低温寡照情况下,丝瓜植株经常出现生长缓慢,茎蔓细弱,瓜条生长慢,或果实坠棵的情况,因此,培育壮蔓是走出低产困境的关键。具体措施如下:
- 根据棚室温度和光照分布的特点,合理调整植株布局,确保每株丝瓜都能充分接受光照。
- 加强水肥管理,促进植株生长。
- 及时疏除病弱枝蔓,保持植株通风透光。
三、案例分析
在寿光市洛城街道办寒东村,笔者走访了该村的丝瓜种植老手朱师傅。由于管理到位,朱师傅棚里的丝瓜产量虽然也受到了低温的影响,但相比其他丝瓜种植户要高很多。他认为,根据寿光市大部分丝瓜种植户的种植模式,低温期也正好是丝瓜结果盛期,因此,越冬茬丝瓜要想充分获得反季节生产的高效益,结果期的管理相当重要,加强管理,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丝瓜产量!
深冬丝瓜产量低,但通过加强光照、温度、水肥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丝瓜产量。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对广大菜农朋友有所帮助。
管理措施 | 具体操作 |
---|---|
光照管理 | 及时揭盖草苫,安装补光灯,调整作物布局 |
温度管理 | 白天保持24~30℃,夜间保持12~18℃,遇到寒流天气时,棚内最低气温不低于8℃ |
水肥管理 | 每采收两茬嫩瓜浇一次水,冲施腐熟的鸡粪和人粪尿或腐植酸类型的肥料;每10天左右浇一次水,冲施速效氮钾钙复合肥或有机速效复合肥 |
整枝调蔓 | 及时抹掉主蔓叶腋间的腋芽,不留侧枝;在持续开花结瓜盛期的中期,留2~3节的短侧蔓结瓜;在持续开花结瓜盛期的后期,只将瘦弱的侧枝及早抹去 |
培育壮蔓 | 根据棚室温度和光照分布的特点,合理调整植株布局;加强水肥管理;及时疏除病弱枝蔓 |
冬季丝瓜增产策略二:精准的光照与温度调节
丝瓜喜强光、耐热、耐湿,但怕寒冷。在反季节栽培的越冬茬丝瓜中,光照和温度调节是关键。尤其是在一至二月份,要加强光照和湿度管理,确保棚内气温控制在24-30℃之间,最高不超过32℃。夜间气温控制在12-18℃,凌晨短时最低气温不低于10℃。遇到强寒流天气时,棚内绝对最低气温不能低于8℃。
进入持续开花结瓜期后,丝瓜对水肥的需求增加。在盛花期,每采收两茬嫩瓜后浇水一次,并随浇水冲施腐熟的鸡粪和人粪尿或腐植酸类型的肥料。在3-5月越冬茬丝瓜持续结瓜盛期,要交替进行冲施速效肥和叶面喷施速效肥,每隔10天左右浇一次水,用水冲施速效氮钾钙复合肥或有机速效复合肥。
灰霉病、菌核病和细菌性软腐病等是深冬季节为害丝瓜生长的主要病害。在管理过程中,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培育丝瓜的无病壮蔓。可以通过使用生物农药、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案例分享:朱师傅的冬季丝瓜高产经验
在寿光市洛城街道办寒东村,朱师傅是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丝瓜种植户。他通过以上增产策略,成功地在冬季实现了丝瓜的高产。朱师傅表示,冬季丝瓜要想高产,关键在于科学管理。只有掌握了正确的种植技术,才能在寒冷的冬季也能获得丰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