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121玉米种: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优良玉米品种
MC12与MC121——这两款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精心培育的玉米品种,在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实力。它们不仅早熟、高产、抗病,更是农户们眼中的“宝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这款备受青睐的MC121玉米种。
MC121玉米种以其抗病抗倒、不空棵、不虚尖、花粉量大、苞叶紧、品质好、根系扎实、穗位较低等显著特征,株高达2.4米,穗位达90厘米,株型清秀,活秆成熟。在种植密度方面,每亩可种植4000-5500株,适应性强,易于管理。
种植区域 | 播种时间 | 亩种植密度 |
---|---|---|
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 | 4月下旬至5月上旬 | 4000-4500株 |
黄淮海夏玉米区 | 6月中到下旬 | 4500-5000株 |
在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MC121玉米种表现卓越。2015-2016年的区域试验中,MC121玉米种平均亩产达到850.2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7%。在2017年的生产试验中,MC121玉米种更是比对照增产3.4%,展现出其强大的高产性能。
MC121玉米种在东华北地区株高281.6厘米,穗位高111.5厘米。在黄海海地区,株高269.0厘米,穗位高102.5厘米。此外,MC121玉米种在东华北地区表现中抗大斑病,感丝黑穗病,中抗灰斑病,高抗茎腐病,抗穗腐病。
对于种植者MC121玉米种还具有以下优势:
- 施足底肥,氮磷钾配合,高肥地注意化控防倒伏。
- 适时防治病虫害,春播地区注意预防丝黑穗病,夏播地区注意预防瘤黑粉病和粗缩病。
MC121玉米种属于半马齿型,籽粒饱满,白轴黄粒,商品性好。其籽粒容重高,在东华北地区容重783克/升,黄淮地区744克/升。该品种在东华北地区百粒重38.1克,黄淮地区百粒重35.0克。
作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的杰作,MC121玉米种无疑是一款综合性状优良、高产性能突出、抗病抗倒、耐密植、抗南方锈病的优质品种。它的出现,为我国春播玉米种植带来了新的希望。
“MC121”这款玉米新品种,融合了“京72464”和“京2416”的优良基因,不仅继承了母本的抗逆性,还继承了父本的高产潜力。
MC121的种子饱满,苞叶紧实,品质上乘,根系扎实,穗位较低,这些特性都为其在东华北地区的种植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MC121适合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力种植,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亩种植密度建议为4000-4500株。
播种时推荐采用精量播种,确保土壤墒情充足,若墒情不足,可先浇水再播种。
这一系列数据不仅证明了MC121的高产性能,也展现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强大实力。
在种植MC121玉米时,要特别注意病虫害的防治。春播地区需预防丝黑穗病,夏播地区则需关注瘤黑粉病和粗缩病。
MC121的这些品质特点,使其在市场上具有极高的竞争力,成为了一款值得信赖的优质玉米品种。
因为MC121玉米在东华北地区和黄淮地区的广泛应用,其优异的综合性状和高产性能得到了越来越多种植户的认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