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山鸡养殖场建设及雏鸡、成鸡养殖技术探讨
作者:花艺闲客•更新时间:5小时前•阅读4
七彩山鸡,作为一种珍贵的特种禽类,其养殖不仅具有经济效益,更是生态农业的重要部分。本文将从养殖场建设、雏鸡与成鸡养殖技术两方面,为您呈现一套完整的七彩山鸡养殖攻略。
一、养殖场建设
选择合适的地点是养殖场建设的首要任务。
- 地势干燥,排水良好
- 交通便利,靠近饲料来源
- 环境安静,远离污染源
- 阳光充足,通风良好
接下来,我们通过以下表格来了解鸡舍的具体要求。
项目 | 要求 |
---|---|
鸡舍面积 | 根据饲养规模决定 |
地面材质 | 水泥地面,便于清扫 |
运动场 | 地面应有坡度,便于排水 |
拦网 | 可使用铁丝网或尼龙网 |
- 温度控制:1~3日龄35~34℃,逐日递减
- 湿度控制:1~10日龄65%~70%,逐日递减
- 光照时间:1~3日龄24小时,逐日递减
- 饲料选择:营养均衡,易于消化
- 卫生防疫:定期消毒,预防疾病
时间节点 | 主要任务 |
---|---|
出壳后24~36小时 | 开食、饮水 |
6~7周龄 | 转入地面平养或育成雉笼 |
18周龄 | 基本接近成年雉体重 |
成鸡养殖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饲养管理:合理控制饲养密度,保证营养充足
- 环境控制: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
- 卫生防疫:定期消毒,预防疾病
- 销售渠道:建立稳定的销售网络
- 选择优质种鸡,保证优良遗传特性
- 科学配餐,满足成鸡的营养需求
- 加强运动,提高鸡的健康水平
- 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案例分享
2. 巫小房,28岁,养殖七彩山鸡5000羽,鸡苗销往全国各地。
在武隆区黄莺乡的新新村,王志林的故事就像一部励志剧。他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在大山里养殖七彩山鸡。只是,因为养殖规模的扩大,供不应求的情况反而成了他的烦恼。
瞄准特色,开启养殖之路
技术提升,养殖管理精细化
雏雉笼养6至7周后,即可转入地面平养或育成雉笼。18周龄是雉鸡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平均日增重10至15克。在这个阶段,养管理至关重要。除了日常管理工作,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适时饮水与开食、温湿度调控、光照时间控制、免疫接种、禁用发霉变质饲料、通风换气及室内环境控制、第2次断喙以防啄癖发生、后备种雉限饲、密度调整、转群时间及注意问题。
生态养殖,打造绿色品牌
刘建明重新选址,建起了占地7亩、建筑面积3500平米的养殖场。他引入了标准化养殖模式,特别是引进孵化机和恒温育雏器后,鸡蛋的出壳率和雏鸡的成活率显著提高。杨伟,一个25岁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回到老家创业,他选择养殖七彩山鸡,经过四处考察和学习,已经掌握了养殖要领。
创新实践,拓展养殖领域
王立龙,一个阳光帅气的80后,他在高黎贡山七彩山鸡生态养殖场开启了创业之路。他的养殖场不仅提供野鸡,还有贵妃鸡、塔里木鸽等,通过引入国家扶贫资金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养殖场逐渐形成了特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