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七彩山鸡苗孵化率低,影响养殖效益

在农业养殖领域,七彩山鸡以其独特的色彩和肉质深受养殖户喜爱。只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便是七彩山鸡苗孵化率低,这不仅影响了养殖效益,更让不少养殖户头疼不已。那么,如何提升七彩山鸡苗孵化率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为您揭晓这个谜团。

七彩山鸡苗孵化率低,影响养殖效益

孵化前的准备工作

环节 具体操作 预期效果
种蛋挑选 选择符合品种要求,形状、大小适宜,蛋壳结构好的种蛋 提高孵化率
种蛋消毒 使用40瓦紫外线灯照射15分钟或40%甲醛30毫升加15克高锰酸钾熏蒸消毒 降低细菌感染,提高雏鸡成活率
种蛋保存 保存1周以内的种蛋,温度控制在13一18℃,相对湿度保持在75%一85% 减少水分蒸发,防止霉菌孳生
  • 温度适宜孵化温度在37.5~39℃之间,根据孵化方法、胚胎发育、孵化室和气温等情况灵活掌握。
  • 湿度立体孵化器内最适相对湿度是50%一60%,出雏机65%~75%,室内65%一75%。防止高温高湿不良环境。
  • 通风换气孵化过程中供给胚胎发育足够的氧气,排除二氧化碳气及热量,孵化器内空气搅拌次数每分钟180次。
  • 翻蛋为促进胚胎活动和防止胚胎与蛋壳粘连,使蛋“积温”均匀。一昼夜翻8~12次,人孵18天后停止翻蛋。
  • 出雏种蛋入孵后21天出雏,如果温度比较均匀,一般可在2~3小时内出雏完毕。
  • 人工破壳助产在孵化过程中,对于难以出壳的雏鸡,可以采取人工破壳助产的方法。
  • 护理幼雏出壳毛干后,即可取出放进预热的育雏箱中进行护理。

提高七彩山鸡苗孵化率的策略建议

1. 引进优质种蛋:选择信誉良好、孵化技术先进的种蛋供应商,确保种蛋质量。

2. 优化孵化环境:严格控制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确保胚胎发育良好。

3. 加强孵化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户的孵化技术,降低因技术原因导致的孵化率低。

4. 建立健全的孵化质量监控体系:对孵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提高七彩山鸡苗孵化率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养殖户从多个环节入手,严格把控每一个细节。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帮助广大养殖户解决七彩山鸡苗孵化率低的问题,实现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孵化前,严格把控种蛋质量

在培育七彩山鸡苗的过程中,种蛋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种蛋的挑选必须严格遵循品种标准,确保形状、大小适中,蛋壳结构良好。一般而言,种蛋重量应在50克左右,过小或过大都会影响孵化率。此外,蛋形指数以74%为宜,避免过度偏离标准。不洁净、过老旧的种蛋不适合孵化。建议挑选保存时间不超过一周的新鲜蛋,其蛋形以椭圆形最佳,指数在0.72至0.75之间。

种蛋的运输与保存

种蛋在运输和保存过程中,应控制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尤其在冬夏两季,必须快速运输,避免因温差影响种蛋质量。建议种蛋保存不超过7天,并及时入孵。超过一周的种蛋应采用种蛋小头朝上、不转蛋的存放方式,以提高孵化率,同时降低人工成本。

七彩山鸡苗孵化率低,影响养殖效益
  1. 温度控制适宜的孵化温度是37.5至39℃之间。孵化初期温度稍高,中期保持平稳,后期则偏低。立体孵化器中以37.5℃为最佳孵化温度。

  2. 湿度管理立体孵化器内的最适相对湿度为孵化机50%-60%,出雏机65%-75%,室内为65%-75%。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影响胚胎发育,降低健雏率。

  3. 通风换气孵化器内需保持适当的空气搅拌次数,以及通风孔的调节,以保证胚胎获得足够的氧气,同时排除二氧化碳和热量。

  4. 翻蛋频率为促进胚胎活动和防止粘连,孵化过程中需定时翻蛋。一昼夜翻8至12次,孵化18天后停止翻蛋,也有在14天后停止的。

  1. 出雏种蛋入孵后约21天出雏。出雏过程中,若温度均匀,一般2至3小时即可完成。在立体孵化器中,由于温度不均,出雏时间可能延长至一昼夜。幼雏出壳后,需立即放入预热的育雏箱进行护理。

  2. 人工助产对于难以出壳的幼雏,可采取人工破壳助产。

  3. 种蛋消毒种蛋在产下后需进行消毒处理,以避免细菌侵入,提高孵化率和雏鸡成活率。种蛋拣出后两小时内及孵化前均需消毒。消毒方法包括使用紫外线灯照射和熏蒸消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94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