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娃娃鱼,又称大鲵

娃娃鱼,又称大鲵,国家二级保护两栖动物

娃娃鱼,又称大鲵

娃娃鱼养殖:从野生到人工养殖

野生娃娃鱼的价格

大鲵生态养殖技术要点

水质管理

养殖大鲵的水质要清爽无污染,水体透明度大,溶氧量高,pH值在6.8~7.8之间。定期清除残饵和排泄物,用生石灰调节水质,保持池水流动。

温度与光照

大鲵对水温要求严格,夏季控制水温不超过26℃,冬季防止水温低于结冰温度。养殖场应避免日光直射,夜晚巡查时,不能用强光对射。

食物投喂

娃娃鱼以小鱼、小虾及水生昆虫为食。每天早晚各投饵一次,投喂量为体重的5-10%。水温在16-23℃时应加大投饵量。

养殖池的选择

养殖池可以是露天或室内,只需保证安全牢固不渗漏水,保持流水或配备增氧机。

放养密度

苗种阶段放养密度为60~100尾/平方米,成鲵阶段5~20尾/平方米。要求规格整齐,个体之间不宜相差0.5倍以上。

定时对鲵体及养殖池消毒防病,注意水温变化,预防“夏眠”和“冬眠”。定期使用鱼虾安进行水质消毒,注意换水,防止娃娃鱼皮肤受损。

1. 防逃措施:养殖池和养殖场所有进出水口和陆上通道口都要装防逃设施。

2. 防偷措施:娃娃鱼经济价值较高,要时刻注意防止不法分子的偷盗。

娃娃鱼市场需求旺盛,养殖前景广阔。只要掌握好养殖技术,相信娃娃鱼养殖一定会给你带来丰厚的回报。

养殖阶段 放养密度 投饵量
苗种阶段 60~100尾/平方米 体重的5-10%
成鲵阶段 5~20尾/平方米 体重的5-10%

娃娃鱼,学名为大鲵,是我国特有的珍贵两栖动物。由于名字亲切,娃娃鱼比其学名更广为人知。在养殖娃娃鱼的过程中,水质调控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为大家详细解析娃娃鱼养殖中的水质调控关键技术。

野生娃娃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被视为珍贵的生物资源。尽管禁止买卖,但仍有不法分子偷捕偷卖,价格在2000元左右。人工养殖娃娃鱼作为替代,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显著。

娃娃鱼,又称大鲵

2. 投喂技巧:以天然饵料为主,定时、定点、定量投喂,满足娃娃鱼营养需求。

3. 温度光照:保持水温在适宜范围内,避免高温或低温对娃娃鱼造成伤害。光照适宜,避免强光直射。

某养殖场位于我国南方,占地面积20亩。该养殖场采用流水养殖方式,养殖池水质清澈,透明度较高。通过严格的水质调控,养殖场实现了娃娃鱼的高成活率。

养殖过程中,养殖户严格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 定期检测水质,确保PH值在6.8~7.8之间。
  • 及时清除残饵和排泄物,保持水体清洁。
  • 根据水温变化,调整投喂量和次数。
  • 加强病害防治,预防疾病发生。

经过一年的努力,该养殖场成功养殖娃娃鱼3000余尾,产值达50万元,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因为人们对生态环境和珍贵动物保护的重视,娃娃鱼养殖市场前景广阔。未来,我国娃娃鱼养殖产业将继续发展,有望实现规模化、产业化,为保护我国珍贵生物资源和促进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94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