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鱼养殖:掌握养殖技术
黑鱼,以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消费者喜爱。因为市场需求逐年上升,黑鱼养殖逐渐成为热门行业。只是,如何掌握黑鱼养殖技术,规避养殖风险,实现高效养殖,成为了许多养殖户关注的焦点。
一、黑鱼养殖技术要点
序号 | 技术要点 | 具体内容 |
---|---|---|
1 | 池塘建造 | 选择东西走向、长方形池塘,底部为泥土,池深2-2.5米,水深1.5-2米,进排水需设防逃设施。 |
2 | 池塘消毒 | 养殖前15天施生石灰100-150千克/亩彻底消毒。 |
3 | 鱼种放养 | 鱼种下塘前,用3%-5%的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再放入池内,放养密度根据鱼种大小而定。 |
4 | 饲料投喂 | 黑鱼饲料分为动物饲料和人工配合饲料,投喂量根据鱼体重量和生长情况灵活掌握。 |
5 | 日常管理 | 注意观察黑鱼摄食、活动、发病动向和环境变化,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 |
黑鱼养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多种风险,
-
疾病风险:黑鱼易患出血病、赤皮病等疾病。预防措施包括:选用健康鱼种、定期消毒、合理投喂、保持水质清新等。
-
市场风险:市场需求波动可能导致黑鱼价格波动。规避策略包括:关注市场动态、合理调整养殖规模、拓展销售渠道等。
三、案例分析
某养殖户在2019年投入黑鱼养殖,经过一年的努力,养殖成功率达到90%,黑鱼产量达到预期目标。其成功经验主要包括:
- 选择优质鱼种,注重鱼种质量。
- 严格按照黑鱼养殖技术要求进行管理,确保水质清新、饲料充足。
- 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养殖策略。
在江苏省某县,张师傅是一位有着多年养殖经验的黑鱼养殖户。他的养殖场占地20亩,池塘建造是他 考虑的问题。张师傅深知,一个良好的池塘环境是黑鱼健康生长的基础。
他选择了东西走向的长方形池塘,底部为泥土,池深2.5米,水深保持在1.5-2米之间。进排水口都设置了防逃设施,以确保黑鱼不会逃逸。在养殖前15天,张师傅用生石灰100-150千克/亩彻底消毒,确保池塘无病原体。
案例二:黑鱼鱼种放养与驯化
放养鱼种是黑鱼养殖的关键环节。在放养前,张师傅用3%-5%的食盐水浸泡鱼种10-15分钟,以杀灭可能存在的病原体。放养密度根据鱼种大小而定,体长10-14厘米的鱼种,放养密度为9000-10000尾/亩。
鱼种下池后,张师傅进行了驯化。他 投喂死饵,待黑鱼适应后,每天上午9时和下午4时各投喂一次,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5~10%。通过这样的驯化,黑鱼逐渐习惯了人工投喂,为后续的高效养殖打下了基础。
饲料是黑鱼生长的关键因素。张师傅的饲料分为两种:一是以小型野杂鱼为主的新鲜动物饲料,二是人工配合饲料。投喂时,张师傅遵循“四定”原则,即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确保饲料的合理利用。
在养殖过程中,张师傅每天都会观察黑鱼的摄食、活动、发病动向和环境变化。春季每星期换池水4/5,高温季节3天一小换,7天一大换。他还定期对池塘进行消毒,确保水质清新。
黑鱼养殖过程中,疾病防治至关重要。张师傅针对常见的出血病、赤皮病等疾病,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出血病,他使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并用消灵0.5毫克/升或其他含氯消毒剂消毒。对于赤皮病,他使用福尔马林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达20-30毫升/米3,或用二氧化氯溶液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达0.5克/米3。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