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蛇养殖,需掌握其生活习性及饲养技巧
大王蛇,学名王锦蛇,因其头部花纹酷似“大王”二字而得名,是一种无毒的大型蛇类。在特种养殖市场中,大王蛇因其生长快、饲养周期短、适应性强等特点,备受养殖户青睐。只是,要想成功养殖大王蛇,掌握其生活习性和饲养技巧至关重要。
一、大王蛇的生活习性
习性 | 描述 |
---|---|
栖息地 | 大王蛇栖息在山地、平原及丘陵地带,活动于河边、水塘边、库区及其他近水域的地方。 |
食性 | 大王蛇为广食性蛇类,以捕食蛙类、鸟类、鼠类及各种鸟蛋为主,食物缺乏时,甚至吞食自己的幼蛇或同类。 |
繁殖 | 大王蛇为产卵繁殖,每年的6-7月产卵,每次产8-15枚不等,孵化期为40-45天左右。 |
性格 | 大王蛇性情凶猛,爬行速度快,会攀爬上树。但不会主动攻击人类,胆子较大。 |
1. 养殖密度
大王蛇的饲养密度最适宜的密度是每平方米7-10条,如果是大王蛇种蛇,建议每平方米饲养5-7条为宜。立体养殖条件下,每平方米可养20条左右。
大王蛇的饲养环境要安静、昏暗,温度控制在23-28℃之间。刚投入蛇场的蛇,因对环境不熟悉,胆子变得很小,有的白天躲在窝里,只有晚上才会出来觅食,时间久了白天才敢出来活动。
3. 投喂杂蛇
大王蛇有食蛇习性,即使是投喂的饵料再充足多样,也要不定期地投入少许其他杂蛇,以避免蛇与蛇之间相互吞食。在适宜它生存的条件下长势很快。
大王蛇体型较大,食量也会多,一条1500克的蛇,一次能吞1-2只蛙类或连吞2-3只幼鸡雏。饱食完之后爬回窝内静卧,消化时间约需2周左右。
幼蛇最适宜的饲养环境温度为23-28℃。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大王蛇的生长和繁殖。
商南县鸿福野生动物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10月,位于商南县城关街道办碾盘村,注册资本180万元。前期投资200万元,建成了年产王锦蛇5000条养殖基地,实现年产值160余万元。因为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合作社不断优化养殖技术,提高大王蛇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
先了大王蛇养殖,需掌握其生活习性及饲养技巧。,再展开大王蛇养殖:实战技巧与未来趋势的话题。
关键养殖环境:安静与适宜的温度
大王蛇为产卵繁殖,每年的6-7月产卵,每次产8-15枚不等,孵化期为40-45天左右。在适宜的条件下,大王蛇的生长速度很快,春季引进的450克青年蛇,当年便可增至1500克左右。
因为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大王蛇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大王蛇养殖已成为一项有前景的产业。在商南县鸿福野生动物养殖专业合作社,他们正积极拓展市场,将大王蛇养殖推广至更多地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